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人际社交 » 活动社交 » 正文

明品生活网:老人潜心研究半世纪 助兰溪成为李渔研究中心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浙江日报  作者:秋痕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兰溪有位痴迷李渔研究的老人,今天在金华办起了《李渔伟绩与成功之路》展览。吸引大家的不仅是展览的图文并茂,还有老人“自费办李渔文化展览,直到我心脏停止跳动”的感言。
老人叫赵文卿,今年刚好80岁,是一位李渔研究的草根学者。明末清初文学家、戏曲家李渔,是一位罕见的奇才,有戏剧、小说等500余万言著述存世,文章词曲,震烁古今。美国作家欧·亨利曾说,李渔和乔叟和莫里哀一样,属于全世界。
“但我的老乡李渔是个悲剧,其一生誉满天下,也谤满天下。”赵文卿感叹,他编戏剧、写小说,卖文为生,是为当时士林所不齿的九流之末。赵文卿为李渔所吸引,自此开始研究李渔。他的第一篇《李渔生平事迹的几个问题》论文,1980年在《戏文》杂志上发表。夏衍读罢此文,称赞该文对李渔研究“很有价值”。
名家对草根的赞赏也使赵文卿信心倍增。李渔研究的文章一篇篇地发,书一部部地出,至今,赵文卿已撰写了70多篇文章并在《人民日报》、《浙江日报》等报刊上发表;他主编的《李渔研究麟麟集》、《笠翁秘书》、《李渔研究》等专集受到业界肯定。半个世纪的潜心研究,赵文卿已从草根学者成为国内研究李渔的专家。
在他的倡议下,1982年,国内首家李渔研究机构——兰溪李渔研究会成立,他从1982年到2003年历任三届会长。1989年,经他建议,李渔纪念馆——也称兰溪芥子园,在兰江岸边落成。
退休后的赵文卿被子女们接到上海。他每天沉在图书馆看书查资料。他发现,李渔是一个多面手,在戏剧、戏剧理论、导演、小说、诗词、书法、篆刻、绘画、园林艺术等24个方面均达到专家级的水准,并且有多个“中国第一”的头衔:中国第一个建立系统戏剧理论的戏剧学家、第一个戏剧职业经理人……赵文卿的论文《全世界文艺多面手、获多个第一者之最——李渔》被《文艺年志(2006年度精选版)》摘要刊载。
半个世纪以来,兰溪已成为世界性的李渔研究中心,赵文卿功不可没。然而赵文卿深感自己年届耄耋,来日无多,遂萌一念:自己草根出身,毕竟并非专业,应让更多的人来研究李渔、了解李渔。他决定以一己之力,搞一个李渔展览!
2007年9月17日,兰溪芥子园内,“李渔业绩展览”开幕,游人一批批前来参观,原定24天的展期不得不延长到48天。从此一发而不可收。赵文卿带着自己亲手制作的52块展板,先后到金华、杭州、北京、上海展出。外出展览的车船旅费均自掏腰包,他的这一义举感动了许多人。
2009年9月,在北京大学校园三角地,赵文卿的李渔展览和专题演讲在北大中文系举行,引起了北大学子的关注。在中国人民大学展览,受到师生们的欢迎。中国人民大学社团部还给赵文卿颁发了荣誉证书。
在国家图书馆展览时,得知他是自费宣传,国图被感动了,破例免收每天1万元的场租费。展览期间,赵文卿心脏病突发,要交3万元费用才能住院。他没带这么多钱,当医院听说他是自费来北京举行李渔展览时,同意先手术后付钱。
展览的同时,他还在北大、上海教育电视台、世纪讲坛等举行题为《李渔业绩与成功之路》的讲座。在金华职业技术学院的那次讲座来了500多位听众。演讲结束,大学生围上来要他签名。这使他在感动之余,体会到了“当明星的感觉”。
“那天的签名我越签越感动”,他说,“许多学生是带着课本来听的,因为感动,就拿课本让我签名。递过来的课本有英语、物理、化学,五花八门。学生为李渔感动,我为学生的感动而感动!”(刘慧 徐宪忠)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