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道思维得 » 文说文话 » 正文

明品生活网:谁在制造当代艺术泡沫?(1)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新京报》  作者:秋痕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中国当代艺术的价格挖掘,很大程度归功于不断从拍卖行传出的作品价格的攀升。

  资本从2005、2006年开始进军中国艺术界,藏家可以只手创造出流星焰火般蹿升的价格。这直接导致了艺术品拍卖的“天价记录”现象,以及随之而来的是种种艺术和市场的结构畸形。只是,今年的秋拍中,藏家已无力去制造几何级倍增的天价。

  ■ 谁在买

  曾经 中外藏家联手推高市场

  2006年,伦敦画廊老板查尔斯·萨奇在佳士得伦敦的一场拍卖会上以150万美元购得张晓刚的一张《大家庭》。此后,张晓刚的画价持续飙升。同样是2006年,11月北京保利国际拍卖公司的拍卖会上,俏江南的老板张蓝以2200万元人民币竞得刘小东的《三峡新移民》。这件由印尼藏家提供的画作当时估计为800万至1000万。

  当代艺术天价的推手不仅仅是萨奇、张蓝。更多的人或出于收藏或出于投机,也进入到这个市场。比如香港实业地产的女继承人林明珠也是重要藏家,北京高级餐厅“有璟阁”的所有者张锐对中国当代艺术的购买,也助长了当代艺术的繁荣。

  藏家张鸿康拥有多家企业,已有五六年收藏油画的经验,他的收藏之旅开始于2005去上海参加陈逸飞的葬礼,顺便也逛了下上海的香格纳画廊,张晓刚、方力钧、何多苓,统统都囊入家中,“当时这些明星艺术家的作品都在2万美元左右。”

  天价推手不仅仅是投机的。藏家张鸿康在界定投机和藏家之间的区别时指出,投机的从第一天就开始想着赚钱,但之前两年当代艺术的火爆,让一些二线的艺术家也涨到一线的水平,“这时对于藏家来说,如果手头有二线艺术家的作品,为何不趁其一线的价格卖掉这些二线艺术家的作品,以购入更多的一线艺术家呢。”而这也无疑又在推动着当代艺术的异常繁荣。

  如今 金融危机影响购买能力

  今年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也是当代艺术品遭遇寒流的一个原因。但是因为买家来自于不同的行业,所以影响也各有不同,“我所认识的藏家里有做通用汽车代理的,有从事化工、煤矿产业的,这些人依然有实力去购买。”张鸿康指出。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