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人际社交 » 焦点大观园 » 正文

明品生活网:莫言“被诺奖”,体现网友对作家的深刻期待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北京青年报  作者:秋痕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10月6日,“中国作家莫言成为诺贝尔文学奖热门人选”这一标题,再度成为各大网页头版专题。其实,莫言“被诺奖”始于8月底,国外一个在线博彩公司开出诺贝尔文学奖赌盘,公布了预测获奖名单的赔率,莫言名列榜首。随后,微博上各种评论就出现了,比如,有人说莫言贿赂了诺奖资深评委马悦然。 
  一则消息,吹皱了一池湖水。这两天,网友为莫言会不会、该不该、配不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争得不可开交,隔空开始了一场又一场的虚拟群殴,这是一个让人忍俊不禁的网络奇观。且不说最热门人选并不等于就能获奖——这几年,村上春树连年成为热门人选,但每次都是泡影。关键还在于,莫言究竟有没有被提名,除了评奖委员会谁也不知道,也不可能知道,一个常识是,诺贝尔基金会的章程限制50年内有关被提名者的信息披露。
  如果莫言连提名都没有,网友却在那里面红耳赤地争执,是不是显得既有趣又无聊?当然,说无聊也不无聊,每年的这个时候,国人的诺奖情结便有一次大爆发,今年自然不例外。无论是谈论莫言,还是贾平凹、李锐、王蒙、余华、曹乃谦等作家,无非是抒发压抑内心已久的诺奖情结,正如中国作协新闻发言人陈崎嵘所称:“为何年年都有人对会这样不确切的消息(中国作家获提名)表示关注,可能是因为中国有一部分人有诺奖情结。”
  如今也有不少网友开始深思,中国作家到底配不配得诺奖,具体到莫言,一些人甲乙丙丁……列出了莫言不配得诺奖的理由。鲁迅说过:“诺贝尔赏金,梁启超自然不配,我也不配,要拿这钱,还欠努力。世界上比我好的作家何限……我觉得中国实在还没有可得诺贝尔奖赏金的人,瑞典最好是不要理我们,谁也不给。倘因为黄色脸皮人,格外优待从宽,反足以长中国人的虚荣心,以为真可与别国大作家比肩了,结果将很坏。”如果按照鲁迅的标准,大多数中国作家确实不配,问题是,配不配不是自己说了算,也不是网友说了算,诺贝尔文学奖的评审人员自有一套标准和逻辑,我们何必过多置喙?
  莫言是一个作家,他认真书写灵魂,描写对生命的思考、对时代的反思,从《红高粱》到《生死疲劳》,从《天堂蒜薹之歌》到《蛙》,以及《丰乳肥臀》、《檀香刑》……但凡真正看过莫言的作品,就会发现其作品始终贯穿着对历史的沉重反思、对现实的尖锐拷问以及对人性的剔骨描写,还有汪洋肆意的想象力。可以不喜欢莫言,也可以不喜欢他的作品,但非要用自己的标准要求莫言,用自己未能做到的人生坐标来衡量莫言,这是一种狭隘。
  好在莫言一直很低调、很淡定,不是强调“我,没、看、法”,就是说“千万别提这事儿了”,而前几年莫言就说过,老是对诺贝尔文学奖念念不忘只是自寻烦恼。也许,关注诺奖,关注文学不是坏事,起码在纯文学日渐边缘的当下,这种聚焦提醒了人们对文学现状的凝望与省视。网友对莫言的求全责备,也是对中国作家深刻期待的一种寄寓,而作家可以无视喧哗与骚动,但不能无视内心和尊严,如何提供给世人更优秀的作品,如何重新唤起民众对文学的信仰,这是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
  王石川(江苏 职员)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