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道思维得 » 文说文话 » 正文

明品生活网:教授兼门房,真理何以发扬?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早报  作者:秋痕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北大最近颇不安静。季羡林先生的事情尚未了结,又闹出“教授做门卫”的新闻。据《北京晨报》报道,北京大学临床药理研究所近期要求该单位所有教授都轮班做 “门卫”。研究所办公室负责人回应,所有单位员工都要值“安全班”,每人二十天轮一次,教授不是什么特殊人物,也不能例外。 
  本来这也不是什么新鲜事,2003年河北就有教授在看大门发报纸。只不过北大一向是新闻焦点之一,传出来便举国皆知。此事极为简单,教授门房,各有安身立命之业,领导如此安排,显非明智之举。
  中国知识分子在上世纪经历过一段非常岁月。作家萧乾在咸宁五七干校劳动改造之时,曾有个令人叹惜的段子。收工归来,洗澡后躺在河滩上,他说:“我想起英国的海滩,游泳后躺在沙滩上,感觉很好。”旁边立刻有人问他:“你去过英国?”萧乾立刻惶恐不安地把话题岔开。这些大知识分子当年天天以挑粪养鸡为业,且不能公开提反对意见,内心对权力的畏惧可想而知。改革开放后太平日子过了没几年,便有了“造原子弹不如卖茶叶蛋”之说,后来又拼论文、拼著作,评职称,一言以蔽之,一直都在折腾。那种“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的学者,早已难觅踪迹。写出这副对联的范文澜先生,晚年忙于政事,冷板凳也不好坐。
  民国年间,北大老教授陆宗达先生在北大南迁后,去中国大学教书,在辅仁大学兼课,一小时五元。即便再穷,教授们也还是用脑力换钱,不可能去做茶房。《围城》里,在三闾大学那样的小学校,方鸿渐这样滥竽充数的教授,也还有茶房跑上跑下伺候。
  当然并不是说茶房就比教授低一等,只是说,这是一个社会分工极为明确的时代,有什么样的能力,就做什么样的事情,就挣那一份钱,原本就说不上不公平。
  如果北大临床药理研究所让教授都“向下兼容”做门房,那无疑是浪费人才。当下就业如此不易,还让教授去争门卫的饭碗,是说不过去的。虽说是轮岗,总会浪费精力与时间。教授一则不愿,即便从了,也是应付差事,效果并不好,看上去是个两败俱伤的结果。
  北大一向敢为天下先,许多措施或者经验,其他院校是要向北大看齐的。这种创新,假如被其他学校模仿,那真要乱套了。也有人说,这是在明目张胆地侮辱知识分子。我想北大药理所的领导大概还没有“文革”中的那种戾气,充其量就是一拍大腿想出来的馊主意,不必上纲上线。今年都说好了不折腾,北大一开年就折腾,实在费人思量啊。
  从另一个方面来说,现在的个别教授,很难让纳税人满意。有的教授课余时间要么在抄书攒论文,要么去勾引女学生,反正不干正事,去做做门房,也算有点实质贡献。不过,不能因为个别教授不务正业,就干脆不要他务正业。如何让大学真正成为教书育人、研究科学的一方净土,现在说来还真是一道难题。
  陈寅恪先生说:“士之读书治学,盖将以脱心志于俗谛之桎梏,真理因得以发扬。”所谓的“俗谛”,就是与“真谛”相对应的俗世万物的具象,比如去做茶房。而“士”之责任,是发扬超世的见解与真理。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真是万载不易之事。此处“不易”可以作两方面理解,一是万载不变的真理;二是,自古以来,做到这个往往都很困难。要言之,北大药理所还是不要折腾的好。领导少拍几次大腿,学术进步就有希望。
  (作者贾葭系媒体人士)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