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道思维得 » 文说文话 » 正文

明品生活网:“疯狂螺丝钉”背后的制度困局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早报  作者:秋痕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如今,我们的社会出现了这样一群人,他们承受着巨大的工作压力,为了工作,可以长期熬夜,可以节假日不休息,可以放弃娱乐和与亲友的团聚。他们爱岗敬业得有些“疯狂”——就像一颗“疯狂的螺丝钉”。近日,中国青年报社调中心和腾讯网联合进行的一项调查发现,66.7%的人表示自己有过“疯狂螺丝钉”的经历。(《中国青年报》1月2日)
“螺丝钉”一词源自雷锋日记,中心思想是爱岗敬业、无私奉献、默默无闻。而现如今的“疯狂螺丝钉”却是在生活与就业的双重压力下,长期超强度、超体力、超时限的劳作,不断挑战生理和心理极限的一群人,他们承受着夜以继日的辛苦、身心俱累的疲惫、聚少离多的亲情,是新时期劳动用工环境的一道畸形风景。

“疯狂螺丝钉”们看似是为了实现自身收益和价值最大化而作出的自发选择,其背后透出的却是严重的失业恐惧、竞争焦虑和生计逼迫。“加班总比没班上好”正是这种现象的生动写照。“疯狂螺丝钉”现象的产生,表面上看是由于就业供求关系失衡、劳动力资源过度开采等因素,实质上却是当前劳动力成本定价体制和劳动权益保障机制缺失导致的。一方面,在很多企业中,劳动力成本被压得极低,企业投资又处于低水平重复状况,生产效率非常低。在这种“低成本、低效率”的制度设计下,劳动力的保护状况堪忧。另一方面,劳动权益保障机制有法难依。虽然《劳动法》早已明确劳动者“八小时工作制”的基本权利,但由于企业强行加班的侵权成本太低,劳动监察机制手段不硬,社会保障制度更严重缺失,在整个社会强资本弱劳工的现状下,自身权利屡受侵害的劳动者只能逆来顺受。

“疯狂螺丝钉”让企业降低成本刷新利润的同时,自身的休息权、健康权却被无情剥夺和伤害。更严重的是,超时工作现象的蔓延与扩散,大量消解了经济增长所创造的就业机会,剥夺了不少待业者的就业权利,变相增加了就业难度,可以说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必须从机制、法律、文化等各个层面进行规范和引导。我们需要的是公平、人性、规范的劳动用工环境,而不是拿生命换工作的“疯狂螺丝钉”。    江苏 陈军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