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道思维得 » 文说文话 » 正文

明品生活网:三问文化部长:如何让电影下乡真正惠民?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中国文化报  作者:Jina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如何让电影下乡真正惠民? 


    ●如何让文化大院“火”起来?


    ●如何让民间文化团体“活”起来?


    近年来,我们一直关注我国农村的文化产品供给研究,走访了不少地区,发现整体来看农村文化供给还很贫乏。虽然近年来中央政府加大了对农村的文化公共产品投入,不可讳言的是,与庞大的农村文化需求相比,这种供给还属杯水车薪。如何让农村文化需求实现供求平衡呢?同时,目前已经供给的文化产品还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急需进行机制设计,让惠民工程真正地施惠于民。 


    问题之一:关于电影下乡


    电影下乡已经历时多年,总投资也以亿元计。农村电影放映国家“2131工程”“十五”期间共投入1.15亿元,2007年开始启动农村电影改革发展试点,积极推进农村数字放映活动。本次农村电影改革发展暨数字化试点资金共计1.268亿元(其中中央资金7381万元,地方配套5299万元)。


    但是我们在河南省S县调查时却发现,农民对电影下乡工程并不是特别满意,不少地区电影下乡工程出现“伤财却不慰民”现象。尽管当问及需要政府提供的公共文化娱乐活动时,大多数人将放电影作为首选,但是当问及对目前所放电影的参与情况时,其参与率不到50%。这说明农民渴望看电影,但是他们所期盼的并不完全是现在所放的电影。那么如何才能实现电影供给和农民需求的对接呢?是不是需要建立电影下乡的反馈机制呢?


    问题之二:关于文化大院


    虽然目前很多农村建立了文化大院,并且花费还不少,有的村庄甚至为此负债。同样是在河南省S县的调查中,我们了解到,一个文化大院建立的费用平均以数十万元计,很多村庄都是负债建院。但是大多数文化大院只不过是村委会办公的地点,文化大院里很难找到什么文化娱乐活动设施,更难找到进行文化娱乐活动的人,甚至很多农民压根就不知道文化大院为何物。根据我们在河南省S县对307户农户所做的调查,当农户问卷中问及“您村内有没有文化大院”一项时,8个农户没有回答该问题,7个农户回答“不清楚”,有87户农户回答“本村有文化大院”,占样本的28.2%,有205个农户回答“本村没有文化大院”,占整个样本的66.8%。其中,在87个知道“本村有文化大院”的农户当中,去过文化大院的只有57个,占样本的18.6%。


    那么如何才能让文化大院“火”起来呢?对于文化大院以后的发展和规划,相关部门是如何打算的呢?


    问题之三:关于民间文化团体


    当下,民间文化团体在农村文化供给中担当了重要的角色。以收费型的文化供给为例,这种文化供给形式主要存在于农村红白喜事时所雇请的演出队中,如戏班、唢呐班等。我们的调查显示,农村群众对这一部分演出是十分喜欢的,从农民参与的比率和每次参与的时间来看,农民群众的参与性都是很高的(参与比率将近60%,每次参与的时间为2至3小时)。


    但是,由于经费等问题的限制,民间文化团体往往不能专业化,这不但影响到了演出的数量,同时也影响到文化供给的质量,从而使得目前农村民间文化供给开始沉寂甚至萎缩。另外,威胁其发展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外出务工机会增加,很多从事文艺表演的演员开始外出打工,这样,一些民间文化团体基本陷于凋零的状态。该如何应对这种局面呢?


    (作者郑风田为中国人民大学教授、经济学博士;阮荣平为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生)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