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道思维得 » 文说文话 » 正文

明品生活网:高校博物馆:是辉煌,还是“鸡肋”?(2)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中国青年报  作者:Jina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一种浓郁的悲哀”

许多学界人士都知道,如果没有林超民多年的呼吁和努力,云南大学伍马瑶人类学博物馆的落成可能还要推迟很多年。

林超民是国内著名的历史学、民族学教授,在他历任云南大学历史系主任、西南边疆民族研究所所长、云南大学副校长等职的20余年间,筹建博物馆一直是他锲而不舍、奔走呐喊的事业。“大学不能没有博物馆。博物馆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塑造大学形象上有着极其重要、不可替代的作用。没有博物馆的大学,文化上将像贫血一样苍白。”

在他和一批老教师的呼吁下,位于校园内的云南贡院、熊庆来和李广田的故居等一批文物得以保存下来,被云南省政府列为省级重点文物。熊庆来、李广田故居还被国家《人文地理特刊》评为中国高校最美的大师故居之一。

此外,经林超民的牵线,伍达观先生还给云南中医学院捐资80万美元,建成了云南中医药文化博物馆。该学院过去就有个“滇南本草”标本馆,藏有众多中药材标本。《滇南本草》是云南人兰茂所著的一部完整医典著作,写成时间比《本草纲目》早140年。

但是,林超民的心中仍然有许多遗憾和隐痛。

上个世纪90年代,云南大学因兴建大楼,拆除了1940年昆明“商业巨子”董澄农捐资为云南大学医学院兴建的细菌学馆(又称澄农馆),尽管这个只有两层的小楼貌不惊人,但它毕竟是云大历史上不能抹去的一笔。林超民认为澄农馆不仅具有珍贵的历史价值,而且可以成为云南大学生物系的博物馆,展示该系收藏的种类丰富的鸟类标本和植物标本。但他的坚持和呼声,在欣欣向荣的建设中微不足道。

让林超民和其他一些学者最心痛的,莫过于云南大学最著名的两幢历史建筑——王九龄故居和袁嘉谷故居变为餐馆这一现状。

王九龄是1922年东陆大学(即云南大学)成立时的学校董事会董事,与时任云南省省长的唐继尧一同当选为云南大学首届名誉校长。他的故居建于1926年。1937年云大将其租为教授宿舍,著名历史学家吴晗等学者都曾在此居住过。1952年,云大购买了这座老宅。

袁嘉谷是云南自元代设省600多年间,唯一一名经济特科状元。1923年云南创办东陆大学,校长董泽聘请他主讲国学,从此他在云大讲学不断,直到去世。袁嘉谷旧居建于1920年,1951年其后人将这一老宅赠送给了云大,云大在修复中发现了两块刻有袁嘉谷手书的“硈佛偈”全文的青石碑。

在云南大学档案馆一篇有关袁嘉谷旧居的记载中,有这样几段话:“袁嘉谷是文化名人,他的影响超越了校园围墙。他的旧居,是云大校园的一个亮点。校园文化名人旧居、古建筑及标志性历史遗迹……造就了高校校园文化的传统底蕴。”

然而,这两座珍贵的文物,却在近几年间变成“翠湖1923餐厅”和“嘉宴食府”,人们由此知道了这里曾是名人的故居。这种“靠酒肉之香让人关注名人故居”的做法,引起了众多专家学者的反对。云南社科院副院长杨福泉心怀悲凉:“一个标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城市,应该多一些可以使人弹琴焚香、静思默想、学习和触摸本地文脉,可以与古人对话、徜徉于精神之旅的场所,像袁嘉谷这样的文化大师的故居,就是这样的场所。如今把它搞成了一个喧嚣的饭馆,我老是感到其中有一种浓郁的悲哀。”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