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道思维得 » 嘻嘻熙熙 » 正文

明品生活网:京剧成功申遗后的思考(1)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Jina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列入名录只是责任而不是荣耀
廖 奔

  2010年京剧的申遗成功,了结了国人一个心念:京剧早就应该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了。心念的潜在支撑是:京剧都没列入,非遗名录还有什么代表性?京剧是东方五千年古国文化的近世结晶,是人类传统表演艺术美的高度凝结,是最富内涵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之一,它因而最当得起这一称谓。

  大家知道,京剧是中国晚清以来发展最为成熟、影响力最大、传播面最广的戏曲剧种。这不仅因为它占据了国都和宫廷的高枝,其代表人物程长庚、谭鑫培等人受封四品顶戴花翎袭任北京精忠庙首总领了天下梨园的势位;也因为其舞台艺术广收博取了中国的传统文化精华及戏曲各路声腔剧种的优长,发展至高迈深邃的审美境界和积累起最多的剧目与人才,打出了“新老三鼎甲”、“同光十三绝”和“四大名旦”的耀目旗帜;更因为它的广远流播,由京派到津派到海派到随长江流域延伸,形成覆盖面最广、观众群最大的皮黄声腔。当它在北京戏园和宫廷舞台上形成相对规范化、严格程式化、高度技术化的风貌之后,就因其凝重、洗练、端庄、大气的美学品位和精致细腻、声情并茂的表现力而为世人所推重,雄踞于剧坛之上,独领风骚一百数十年,而全国众多地方剧种对之构成了众星拱月的格局。京剧因而被呼为“国剧”。

  但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顺序,在中国现存二百多个传统戏曲剧种中,首批列入的是昆曲,第二个是粤剧,京剧屈居第三。为什么形成这种顺序?我揣测,除了申报准备工作的原因之外,和如下的情况关系密切。昆曲不用说,是中国戏曲剧种里面当然的老大,历史悠久、内涵深广、文化信息丰富、表演经验独到,是京剧的祖师辈,这些普通人不一定知晓,业界专家们清楚,它自然是当仁不让。那为何粤剧成为第二名?一方面粤剧也比京剧古老,另一方面,粤剧是中国戏曲剧种里最早走出国门并发生世界影响的,它因而在联合国享有较高的知名度。早在十七八世纪广东人涌向海外谋生之时,粤剧就被带到了世界各个角落,不但东南亚普及,也通过唐人街染指欧美,俗称“有华人处必有粤剧”。1868年王韬出使法国时,就在巴黎听说一个广东戏班的演出大受欢迎,后来戏箱服装还被当地一位法国伯爵收藏,此事见诸王韬《漫游随录》一书。

  京剧虽然屈居第三,但它却在20世纪产生了更为广泛深远的世界性影响。19世纪京剧的足迹也已经尾随粤剧到达欧美,20世纪30年代则是它进入欧美主流社会视野的阶段。梅兰芳的访美访苏,使西方舞台发生裂变效应,推动了西方现代派戏剧的变革。熊式一把京剧《红鬃烈马》翻译成英文剧目《王宝钏》在伦敦国家剧院上演,引起万民空巷,从平民到女王尽皆莅临。而在北京学习皮黄四五年、会演四十多出戏的西方留学生雍竹君更把京剧表演带回西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京剧日益受到世界性关注,尤其新时期以来,中国京剧团体到世界各地巡回演出已经成为经常性事务。而欧美大学戏剧专业排演京剧也成为常例,著名者如魏莉莎在夏威夷大学指导学生用英语演出声口气韵十分接近“原汁原味”京剧的创造性建树,受到广泛关注。

  然而在21世纪开端我们不得不正视的事实是:京剧已经走向了衰微,必须被划入需要关注和保护的对象行列。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自然必要,更重要的是我们能为京剧做点什么。因为列入名录只是责任而不是荣耀,荣耀京剧早已享有过了,我还要说它是“非遗”组织的荣耀而不是京剧的荣耀,京剧并不能从中得到什么。相反我们应该感受到危机:连京剧这样昨天还是最为普及和最具影响力的古典艺术都进入了需要保护之列,我们的璀璨遗产在现代世界里的风化速度和程度真正令人感到岌岌可危!

  好在京剧进入了人类文化艺术宝库目录的视野,世界开始更密切地关注京剧,就在我们背后设置了监督的条例和眼睛,让我们在挥霍祖宗遗产时还要想到对人类文化的责任与承担。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