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人际社交 » 焦点大观园 » 正文

明品生活网:“孙悟空真的是韩国的”幕后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百度  作者:秋痕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孙悟空真的是韩国的”幕后  


    韩国大使权宁为我颁发一个奖项,韩中友好贡献奖,我上台领奖发言中除却感谢之外 ,我也坦言,在中国很多人流传说,孔子是韩国的,岳飞也是韩国的,但我问过我身边的韩国朋友,问过长期生活的韩国的朋友,没有人听到这种说法,但在中国很流行。我觉的在线上与线下,大国外交与公共外交中,中韩需要联手面对移动互联时代频生的误解与挑战。


    最近,又流传,孙悟空也是韩国的。  


    没有一个韩国人相信,但我身边大多数中国人都半信半疑,“有可能吧”,“韩国不是经常申遗拿走我们的东西”,“韩国韩教授还是都教授讲的吧,媒体登了,不至于空穴来风吧”。


    还好,一个研究历史的韩国朋友说,李承晚是中国岳飞的后裔,我们都知道。


    但也有一个韩国朋友说,西游记神话好像有起源于韩国的说法,需要去再了解下。


    再一问,这个居住在北京的韩国朋友,都是从中国媒体和网络上“听到”的!


     对标历史   永不掉线的“焦虑感”


    我和韩国最大的娱乐文化集团首席文化品牌官吃饭,他是我认识十多年的好朋友,我问他,到底韩国社会有没有侵吞中国历史与神说的一种情绪,他说,“真的没有”。但他说,韩国国旗是太极图,太极文化最早起源于中国,韩国官方与社会没有人会天天强调或者说明这起源于中国。


     当时,面对韩中友好界人士,我把这种谣言当作中韩当联合消除的挑战。其实,真正的这种挑战来自我们自己,我有两个词没有说出口,那就是“历史感”与“焦虑感”。


    中医、孔子、孙悟空,历史传承、古代名人、神话传说,这些在有着五千年历史的中国官方与民间,都是津津乐道的资源,与永不掉线的话题。这就是活在当下的中国人的“历史感”,其实也是五年以来任何一个朝代中国人的“文化感 ”。记得2000年时,正值圆明园兽首国宝在香港被拍卖之际,我去保利博物馆采访,保利博物馆馆长向我介绍一个青铜器,当他念出刻在上面的铭文:“子子孙孙永享用”时,那一刻,我被这青铜时代的历史感打动,我们的老祖宗,从器物到文化 ,都希望未来的中国人能恒久享有。


    这种历史感传承至今,是为文化 ,亦是美德,也是值得我们永远骄傲下去的。


    但历史感,文化感,在当下中国社会,从工业社会向互联网时代转型之际,并没有全方位转换为创新感和未来感,由此,我们面临着最大的问题,就是永不掉线的“焦虑感”。


    如果我们对标另一组国家与文化间的比较,就可以看清楚,中国,包括其他国家这种焦虑感来自何方。


      对标美国    硅谷创新的源泉


    我们对标互联网时代的美国与中国,中国的新浪,百度,阿里,都可以在美国找到对标,在移动互联时代到来之际,微信、陌陌,快的、滴滴打车,都可以在美国和其他国家找到类似的对标,甚至源头。


    在最近这十年中,说中国人抄袭美国互联网产品与文化说法,越来越少,甚至中国互联网产品山寨美国的说法也不多见。最近,我见到来自几位来自硅谷的投资人,谈到中国涌起的互联网产品,没有一个人愤愤讲到,你们抄我们的。恰恰相反,他们谈到的是中国市场与文化的广度与深度,足够让任何一个照搬过来的美国互联网商业模式摔一跤。同样恰恰相反,过去我们经常看到一些评论,指中国互联网产品山寨美国,更多的是中国人的评论。


    说“孙悟空是韩国的”,说“中国山寨美国的”,大多都是中国人自己,难道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鞭策之举?但当我们看到,没有人再说“中国山寨美国的”,仍有“孙悟空”们是韩国的在流传,恰恰说明,中国互联网产品在移动互联时代的成功,而中国的文化 走出去,中国文化的再创造,远远不如韩流来的强大,甚至带给我们臆想中自造的“焦虑感”。    

   
    我想,硅谷是创新的源泉,仍在源源涌动着移动互联时代的伟大和细节与创意,如果有一天美国硅谷创新停止了,互联网停滞了,即使是没有美国朋友们在缅怀:中国产品都是源自美国,我也相信,美国的一些小报和论坛也会流传,甚至会逐一列举,中国哪些互联网产品抄袭自美国。


    孙悟空真的是韩国的,百度真的是抄袭谷歌的,甚至再往前追溯,中国的原子弹其实是从美国原子能中心回来的那位神秘的女博士给予关键帮助,这类的谣言,表现各异,但本质相同。


      回溯谣言  孙悟空、百度、原子弹    


    已经有媒体迅速查证,“孙悟空是韩国的”这一谣言原来是中国人自创的,出口到日本,又流传回中国。


    同样,十年前,百度就是抄袭谷歌的,这种传言还有市场,很快,短短几年间,再也没有这种说法。我印象中,至少五年前,我碰到李彦宏,我的问题已经不是百度与谷歌的比较,而是,为什么百度的中文新闻抓取居然要比谷歌强不止五倍?


    再回溯四十年前,“中国的原子弹其实是定居中国之前参与美国原子弹的那位神秘女士‘寒春’给予关键帮助的”,这类传言,连杨振宁都信。有一次,杨振宁回国,专门找邓稼先询问,到底“寒春”有没有给予中国原子弹的研究以帮助?当他临走前,邓稼先给他递来一张纸条,明确否认这一点,杨振宁流下激动的眼泪。


    这就是当一个人,当一个大国,起步时,或被比较中超越时,所拥有的恒古不变的同样的“焦虑感”。


    有人在问,为什么媒体不查证这些传言?事实是,昨天说“孙悟空是韩国的”,今天就有媒体迅速辟谣。这不是问题的关键,为什么这些流言、传言有市场,为什么没有“孙悟空是美国”的这样的传言?


    这才是问题的症结所在。


    在移动互联时代,“阿里,百度都是山寨美国的”这类的传言在美国没有市场,甚至在中国也没有市场,这源于美国是互联网强国,创新仍在引领世界,美国的互联网文化 与产品没有受到冲击,美国社会当然没有这种焦虑感。


     移动互联时代 中国的孙悟空死了   


    同样在移动互联时代,“孙悟空是韩国”这类谣言在韩国没有市场,那是因为韩国的韩流文化开放与强盛;这类荒诞不经的谣言在中国有着旺盛的生命力,恰恰可以反证,中国的孙悟空已经生活在历史与神话中太久了,在移动互联时代没有生出一个个新的孙悟空。


    我在开复网作学生顾问时,我写过两句话,一个是“现在决定过去”,另一个是一句诗:“每一个早晨醒来/都在一个新的自己诞生”。文化连绵不绝的生命正在于此,每天如果不能重启,新的时代中如果不能不断迭代升级,文化只有历史,而没有生命,从这个意义上而言,在移动互联时代,社会中有一种焦虑的情绪,就是担心孙悟空(我们的文化与历史符号)死了。(当然,我们相当的恶俗贺岁片中的悟空符号,又能唤起多少来自文化层面的共鸣呢)


    如果基于孙悟空这一文化符号,中国人的时尚、有趣、甚至颠覆的创意层出不穷,让悟空活生生在生活在我们当下的移动互联世界中,还有谁会半信半疑相信“孙悟空是韩国的”呢。


    也有媒体朋友盲目乐观,在互联网时代,谣言活不过一天呢。我的看法恰恰相反,他们没有认识到这类谣言是基于落后与创新交织的焦虑感,是一种古老的社会情绪,而不仅仅是一种生造出的来错误。因此,要消除这种社会情绪,当有以创新和求变来根治的方法。在这个移动互联时代,只要没有基于历史源头、基于当下互联网特性的文化创新甚至颠覆性的七十二变,互联网将是“孙悟空是韩国的”这样荒诞不经的谣言的温床,而不是终结者。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