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道思维得 » 文说文话 » 正文

明品生活网:过度开发就是破坏 黎族传统文化即将消失(1)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海南日报  作者:秋痕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有传统纹面的洪水村黎族老妇人
 
一万年前,一群古越人跨海而来。从此,海岛上有了人的身影,奔放的生命,独特的文明。而文明的传递,从某种角度而言,失去的却比留下的多。

    即将消失的活化石

    “哪里还有真正的黎族船形屋或金字形茅草屋?”这些年,海南大学周伟民教授到国外访问常会碰到这样的提问,他们都希望能看到黎族特有的生活标本。

    “三块石头垒个灶,四根木桩一张床,一张簸箕当饭桌,一条麻绳当衣柜”。这些储存着前人生活信息的茅草屋,也被认为是黎族山区落后的标志。为帮助黎族群众摆脱贫困落后的生活方式,从1992年起,海南每年从省财政拨款,帮助少数民族群众改造茅草房。海南日报记者从省民宗厅了解到,截至2008年底,全省少数民族地区的茅草屋存量为2.03万间。根据日程,海南民族地区剩余茅草房的改造工作将在2012年基本完成。

    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专家符策超认为,从文化的角度,黎族文化有其特点和珍贵性,对于文化的精华要加予保留,这样我国民族文化的大观园才能百花齐放。

    海南独特自然环境和历史条件,酿就了黎族独特的传统文化。从形态上看,黎族文化可分为物态文化、符号文化和观念文化。物态文化包括建筑、服饰、生活用具等;符号文化包括歌谣、音乐舞蹈、礼仪风俗等;观念文化是黎族文化中最深层次的东西,储如道德、宗教信仰等。

    “我国对黎族传统文化的研究起步较晚,抢救力度不够。”三亚市民宗局的胡启文先生认为,长期以来,黎族传统文化没有得到系统的研究与保护,许多优秀传统文化尤其是一些精湛的工艺技术,已随着年代的流逝逐渐离我们远去。随着外来文化的不断融入,黎族传统文化中的物质文化逐渐消失,而精神文化方面又增添了许多新内容,因此黎族文化遗产的流失比较严重。

    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会副会长王海昌认为,如果再不抢救保护,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黎族传统文化的流失将会是整体性的。

    谁是保护的主力军?

    封闭与开放,保护与开发的争论,在文明的传递中似乎从来没有停止过。

    前几年,省民族研究所曾在黎族聚居的村庄开过座谈会,当问及村民是否意识到自己拥有很多珍宝时,没有一个村民能说得出来。省民族研究所的容炜俊先生认为,村民们缺乏这种文化鉴别能力,没有更深层次地认识到本民族文化的价值。其实,他们的生产生活工具、穿戴,本身就是一种陈列。应该让村民们增强自我认识的意识,让他们认识自己,认识本民族文化的价值,从而提高保护与发展本民族文化的自觉性。

    “黎族文化天天在流逝。”符策超不无遗憾地说。他认为,老百姓才是保护的主力军,不但要有政府政策上的指导,还要有当地老百姓的积极支持,保护才能实际而有效。

    “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目前,对黎族文化的保护不外乎几种形式:就地保护、易地保护和旅游开发。符策超说,黎族文化可在保护的基础上进行开发,如少数民族地区的民房改造,应该选择几处最富有代表性的典型村落保存下来,尽可能地保持原汁原味,切忌过度开发。

    其实,政府对黎族文化的保护工作也已经开始了。省民宗厅文化宣传处处长彭桂荣说,近年来我省通过举办“三月三”、采集民歌、抢救民俗文化和生活习俗、培养传统工艺的传承人、扩充民族博物馆、筹建黎峒文化园等节庆和活动,力图保护、抢救、发展黎族优秀的传统文化。

    然而,保护的艰辛一言难蔽。符策超说,虽然有乐器、黎歌、祭祀等单项的文化门类保留下来,但整体上流逝非常严重。现在很多年轻人都不穿黎衣,不唱黎歌,不跳黎舞,不讲黎话,前人流传的文化如何传承?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