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道思维得 » 考古联想 » 正文

明品生活网:内蒙古乌拉特后旗发现猛犸生活迹象 出土耻骨化石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新华社  作者:汀滢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据内蒙古巴彦淖尔市文物普查工作组介绍,日前在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后旗东升庙附近出土了部分类似象牙、耻骨类化石,经初步鉴定为猛犸身体遗留物,目前相关化石已送专业部门进一步检验。

    据内蒙古巴彦淖尔市文物站站长胡延春介绍,猛犸是生活在北部严寒气候中的一种古哺乳动物,身高体壮,嘴部长有一对弯曲的大门牙,外形与现代大象相似。一头成熟的猛犸,身长达5米,身高约3米,门齿长1.5米左右,体重达4吨至5吨。猛犸身披细密长毛,表皮厚实,脂肪层厚度达9厘米左右,具有极强的御寒能力。   

    猛犸曾生存于亚欧大陆北部和北美洲北部的寒冷地区,西伯利亚北部及北美的阿拉斯加半岛的冻土层中都曾发现带有皮肉的完整猛犸个体。我国东北、山东长岛、内蒙古、宁夏等地也曾发现过猛犸的化石。

    内蒙古乌拉特后旗巴音满都呼恐龙化石区曾出土了一大批距今7000万年的白垩纪恐龙化石和多种哺乳爬行类化石,被称为“恐龙化石宝库”。据介绍,此次在内蒙古乌拉特后旗发现猛犸生活迹象,进一步印证了在乌拉特后旗远古辽阔的草原曾有各种恐龙、猛犸等动物生存的史实,为我国在哺乳爬行类动物考古方面提供了突破性依据。(辛平)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