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人际社交 » 焦点大观园 » 正文

明品生活网:纯文学期刊能否借助互联网扩大影响力?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深圳商报  作者:秋痕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由巴金和靳以于1957年创办的大型纯文学期刊《收获》杂志今年迎来60岁诞辰。作为目前全国最具威望和影响力的纯文学刊物,《收获》荟集了各种风格流派的顶尖作品,始终见证着中国当代文学的发生、发展,被形象地誉为“中国当代文学史的简写本”。去年底,《收获》首开在线投稿方式,读者可以通过“行距”APP向《收获》在线投稿。这是《收获》正式地跨出了拥抱互联网的一步。此外还推出了“科幻故事空间站”和“罪推理事务所”两个类型文学微信公号。这些新举措,无疑让人看到了以《收获》为代表的纯文学杂志正在积极地融入新媒体时代,走出传统媒体的困境。
  《收获》开通APP在线投稿
  “是的,我们现在接受在线投稿了,你的才华一分钟都不需要等待,我们每位编辑都在‘行距’上出没。”这是《收获》杂志去年发布在官方微博上的消息,一石激起千层浪,吸引了很多文学读者的关注。其中所说的“行距”,则是指《收获》杂志与“赞赏”IP平台共同开发的写作出版社区“行距”APP。这个APP正式上线后,文学创作者可以通过它向以《收获》杂志编辑部为核心力量的国内一流编辑投稿。
  近年来,在新媒体大举兴起的环境下,纯文学杂志面临不可避免的困境。许多优质的纯文学期刊即使拥有大批固定的读者,但订阅量早已不能与昔日的动辄几十万册相提并论。尤其是如今许多年轻人都习惯网络阅读,加上网络文学这些年来也风生水起。如何在互联网时代发掘更多优秀写作者,如何让纯文学期刊在互联网时代继续更好地走下去,成为众所关心的问题。
  据介绍,相较于之前作者需要把作品打印出来邮寄到《收获》的方式,在线投稿将大大减少从作品完成到与读者见面的过程。比如已经有一篇通过“行距”投稿的中篇小说准备发表在下一期的《收获》杂志上,从这篇作品“冒出来”到被选中发表,只用了一到两个星期的时间。此外,“行距”除了提供投稿平台,《收获》和“赞赏”还想利用它尝试在线写作教育,并且希望能从投稿平台、作品集成再延伸出去,成为剧本工厂。在这个平台上会进驻合作方,把合适的原创作品筛选出来,直接转化为影视版权。
  利用网络与读者积极互动
  如何用互联网的方式扩大纯文学期刊的影响力?《收获》无疑为其他纯文学杂志做出了一种非常有意义的尝试。事实上,在互联网的冲击下,许多纯文学期刊同样进行了各种各样的探索。记者了解到,《萌芽》也和在线的写作平台“一个”进行了合作,据介绍,“一个”的“作者比较年轻,当然也有很多非常有成就的作家,但是里面很多是比较新的写作方式”。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作品》杂志也开展了一定的改革举措,包括与《天涯》等报刊进行联盟,从纸质版到新媒体都互相推荐对方作品以及尝试在未来共同举办奖项和论坛等。在稿酬机制上,《作品》杂志全国首创文学期刊稿费打赏机制,在千字500元的基础稿酬之上,推出了季度赏和年度赏,也就是说,将有大量作品能拿到千字1000至1500元的稿酬。
  《锺山》主编贾梦玮则介绍,2017年是《锺山》第二届“读者年”,将围绕文学读者、《锺山》的读者开展一系列活动。比如:作者、读者互动,读者评刊,读者上门,读者参与办刊等,并且利用《锺山》官网、微博、微信等与读者进行积极活跃的互动。
  此外,《人民文学》在2017年第1期上推出了刘建东的中篇小说《丹麦奶糖》。与以往不同的是,在推出这部作品时,编辑部让实习编辑梁豪和刘建东做了个对话,在媒体上刊发出来。据了解,今后《人民文学》在重点作品即将推出时,会有带有先导性质的编辑评论或者编辑与作者对话,在媒体包括自己的微信公众号上刊登,评论的和解说的文字能够对作品有跟进,为读者理解作品提供一些思路。
  因此,新媒体的出现对于纯文学期刊来讲既是一次大浪淘沙的过程,更是一次前所未有的机遇。无论是开通APP在线投稿形式,还是积极利用微博、微信等新媒体渠道与读者进行及时有效的互动和对话,都是为了吸引更多的读者,发掘更多有潜力的写作者,让纯文学期刊更好地“活在当下”,继续做好当代文学的“守望者”。(深圳商报记者 魏沛娜)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