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人际社交 » 焦点大观园 » 正文

明品生活网:儒家关于人生的两点核心价值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学习时报  作者:Jina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左传》记载了2000多年以前春秋时期的一次关于不朽的讨论:

  “穆叔如晋,范宣子逆之,问焉。曰:‘古人有言曰,死而不朽,何谓也?’穆叔未对。宣子曰:‘昔匄之祖,自虞以上为陶唐氏,在夏为御龙氏,在商为豕韦氏,在周为唐杜氏,晋主夏盟为范氏,其是之谓乎!’穆叔曰:‘以豹所闻,此之谓世禄,非不朽也。鲁有先大夫臧文仲,既没,其言立,其是之谓乎!豹闻之,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若夫保姓受氏,以守宗祊,世不绝祀,无国无之,禄之大者,不可谓不朽。’” (《左传·襄公二十四年》)

  这个讨论,反映了在人生的两个大问题: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关系、个体与群体的关系这两个问题上的分歧,以及中国传统的基本价值追求。范宣子追求的是物质生活享受的满足,叔孙豹讲立德、立功、立言,则是追求精神的不朽;范宣子讲家族的辉煌历史,看重的是家族从社会获得的多少;叔孙豹讲立德、立功、立言,看重的是对社会群体的贡献和得到群体的承认,在对群体的贡献中实现个人价值。这两个方面的问题是相联系的,对物质生活的追求总是为个体,为私的;对精神道义的追求则总是为群体,为公的。三不朽的思想所体现的,是以精神生命为上和群体与个人统一的价值观。这种价值观为孔子儒家所继承,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占主导地位的思想。《论语》中说:

  “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论语·述而》)

  “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论语·里仁》)

  志于道和耻恶衣恶食,追求物质生活享受相对而言,说的就是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关系问题。宋代的朱熹有一段话说:“书不记,熟读可记;义不精,细思可精。惟有志不立,直是无着力处。只如而今,贪利禄,而不贪道义;要做贵人,而不愿做好人,皆是志不立之病。”志于道,就是要贪道义,立志做好人;贪利禄,要做贵人,就是志不立。

  《论语》中又说:“君子义以为上。君子忧道不忧贫。”(《论语·卫灵公》)

  都是说的要把精神生活放在第一位。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把什么摆在第一位,念念不忘,孜孜以求的是什么?一是衡量生命价值的是什么,以什么为耻?忧道不忧贫不是提倡贫困,而是说生命价值首先在堂堂正正做人,不在物质生活的富足。还有,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论语·雍也》)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论语·述而》)

  这两段话说的是孔子和颜回面对贫困生活时的心态,没有直接谈思想,却可以帮助我们体会孔子儒家关于人生价值和追求的思想。宋儒曾给学生出题,要学生体会,孔颜之乐乐在何处?我们也不妨想一想这个问题。不过对我们来说,孔颜之乐毕竟离得太远,不免会感到抽象。好在最近报道的谢延信的事迹弥补了这一点。老谢忍受了常人难以想象和无法忍受的贫困艰难,作出了常人做不到的事。可是他从无怨言,他“总是乐呵呵的”,“ 生活再艰难,从来都是笑对生活”;“再苦再难,别人都没有见他流过泪”;“乡亲们都觉得老谢这个人不管多苦、多难都会面带笑容”。谢延信,老谢,是实实在在的,就在我们身边。说得上是“人不堪其忧,老谢也不改其乐。” 活生生的颜回的翻版。他为什么能这样面对生活,面对贫困?值得我们好好想一想。

  儒家强调把个人置于社会群体之中,超越个人,为群体谋福利,是不是忽视或者否定个人的价值呢? 不,儒家并不否定个人的价值。孔子说:

  “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论语·卫灵公》)

  即君子总希望身后能给这个社会留下点什么,不愿意一生碌碌无为,死后默默无闻。中国的传统重视“青史留名”,就反映了对个人价值的重视。《论语》中还有一章说:

  “齐景公有马千驷,死之日,民无德而称焉;伯夷、叔齐饿于首阳之下,民到于今称之。”(《论语·季氏》)。

  齐景公是一个大国国君,权势地位财富都有,但孔子说他死后“民无德而称焉”,百姓对他没有什么可以称道的,对他是否定的。伯夷、叔齐无钱无势,为了坚守自己的信念,不为周朝效力,隐居首阳山,最后饿死在山上。一般人会认为他们是失败者。孔子则说“民到于今称之”,肯定他们是“不降其志,不辱其身”,坚守气节的典范。实际上不仅是孔子那时,以后伯夷叔齐也一直为人们世代传颂,韩愈也写过“伯夷颂”。这就体现出中国传统的价值观念:衡量一个人的价值,不是看他生前拥有的财富、权势,而是要看后代能不能“虽久不废”,经受历史来检验;而历史的检验具体就落实到百姓的评价。能否“虽久不废”不是由自己决定,要由老百姓来决定。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老百姓心中有杆秤”,每个人的价值都要在这杆秤上来检验,来衡量。这是一个极简单的道理,它就存在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间。事实上,我们每一个人心中都有一杆秤,用这杆秤在评价人。这也说明一个问题,就是儒学并不是那么高深不可捉摸的东西。一些道理从理论上研究,可以讲很深,但实际上它是直接来源于生活,许多是百姓“日用而不知”,每天生活中都在用,只是没有意识到而已。

  总之,精神生命第一,群体个体统一,这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两项核心价值。而这两点又是联系在一起的。物质生活的追求总是为个人的,精神生活的追求则是为群体的。

  继承和发扬传统的核心价值,对于今天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正是这两点核心价值,贯穿于我们民族历史发展的全过程,成为我们民族精神的思想基础。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