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人际社交 » 访谈大观园 » 正文

明品生活网:冯骥才妙答北京奥运21问 称刘翔应该向观众鞠躬(3)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人民网  作者:汀滢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13问:此次奥运会最平淡无奇的是哪场比赛?
记者:您认为此次奥运中最平淡无奇、令人扫兴的是哪场比赛?
大冯:应该是意大利队和喀麦隆队在天津“水滴”踢的那场足球,是最让人扫兴的。比赛下半场双方基本上很少过半场了,都在自己的后半场倒脚,双方好像有一种默契。为什么呢?因为两队都已出线了。在奥运赛场上凡是缺乏奥林匹克精神的都是乏味的。
14问:谁是本届奥运会最大的黑马?
记者:您认为谁是本届奥运会最大的黑马?
大冯:谈到黑马,人们很容易想到博尔特,但我认为博尔特不是黑马,是天马(笑)!黑马这次出现的很多,但有一个黑马是我们中国人,我觉得对她提得不多,就是蝶泳运动员刘子歌。她第一次参加奥运会就打破了世界纪录。她的出现,她的意义,不亚于刘翔在田径赛场上的意义。过去田径项目领先的都在欧美,刘翔为我们占了一席之位,所以刘翔被分外看重。然而游泳项目一直是美国和澳大利亚的天下。这次刘子歌一出道,就更改了世界纪录。我们为什么不注目一下这匹黑马呢?
15问:谁是本届奥运会最大赢家?
记者:您认为谁是本届奥运会的最大赢家?
大冯:对于参赛国来说,这届奥运会没有输家,都是赢家,各有各的收获。如果讲最大的赢家,理所当然,大家心服口服的还是东道主中国。中国不仅赢在金牌上,还赢在奥运办得好,东道主当得好。我喜欢这么赢,不是赢任何人,而是赢得了自己。
16问:谁是虽败犹荣的运动员?
记者:你认为谁是本届奥运会虽败犹荣的运动员?
大冯:瑞典乒乓球运动员佩尔森。他最后没有争到铜牌,但虽败犹荣。他参加了六届奥运会,与瓦尔德内尔一样,在乒坛叱咤风云,最后能打到四强,未能得奖非常遗憾,但却获得了全场分外热情的掌声。他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不会比得奖低。为什么呢?他体现了人的一种品质:对自己钟爱的事业锲而不舍。
17问:最不值得同情的输家是谁?
记者:您认为本届奥运会最不值得同情的输家是谁?
大冯:我说过,对参赛国来说,本届奥运会没有输家。具体到某一支球队,最不值得同情的输家是谁,大家还是心照不宣的好,况且这支球队在赛程没过半时就悄无声息地蒸发了(笑)。
18问:运动员心理素质对成功的影响是什么?
记者:您认为运动员在激烈的竞争中,心理素质对比赛结果会产生多大影响?心理压力大会直接导致失败吗?
大冯:在最关键的比赛中,心理压力会变成一种决定性因素。越是关键比赛,心理压力越大,这是正常的。比如,在公众场合或镜头前怯讲,是人类共同的心理。压力人人有之。但这是一种自我压力,是运动本身正常的心理活动;我们应当思考的是,是否还有一种外加的、非体育的压力。我最喜欢又最怕看中国运动员的比赛,最怕看的是写在他们脸上的心理压力。
19问:您最喜欢的运动员是谁?
记者:本届奥运会您最喜欢的运动员是谁?
大冯:运动员有两种类型,激情的和冷静的。中国运动员中,我喜欢马琳和林丹,他们非常富有激情,而激情是体育的魅力所在。我还喜欢另一种类型的运动员,比如郭晶晶和张怡宁,她们的镇静中包含了自信,包含了技术上千锤百炼所带来的一种自信、自我控制力和松弛感。还有杜丽,我不仅喜欢,还很尊重。她首战失利,因为首金的压力太大了。但她在后来的比赛中终于夺冠,靠的仍是意志和冷静,她战胜了自己,她这块金牌分量很重。
20问:奥运会对展示中国形象起了何种作用?
记者:您认为北京奥运会对向全世界展示中国形象起到了何等作用?
大冯:展示中国形象,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有意识地展示,二是无意识地展示。有意识地展示,主要是展示我们的形象。比如开幕式,把中国五千年的文化通过富有视觉冲击力和形式感的画面创造性地表现出来,非常成功。还应提到一点,这次我们在奥运的视觉形象设计上非常成功。中国五千年文明博大精深,而且多民族多元化,究竟把哪些符号提炼出来,还不能生硬地交给西方人,简单给他们一个京剧花脸还是不会有感觉,必须把传统的中国符号变成一种现代语言、现代审美。开幕式上那个中国画卷和在画卷上的行为艺术,就是把中国符号同西方行为艺术巧妙交融在一起传递给外国人的,这就比较容易接受了。在平面设计中,中国印、祥云火炬中的祥云图案、奖牌中的“金镶玉”,礼仪小姐身着的青花服装,都是极有眼光和修养地将中国符号选择出来,再用一种现代设计方式变成一种现代语言、现代美,这是值得赞赏和总结的。无意展示的,包括现代的管理与运营方式,观赛的文明和秩序,传媒的开放性以及老百姓喜迎八方客的礼貌和热情,这种文明上的自觉,都非常好地展示了当代中国的形象。
最后一问:用一句赞美的话做结束语吧!
记者:听得出您对这届奥运会非常满意和自豪,那么就用一句赞美的话做结束语吧。
大冯:如果说梦想比现实美丽,那么这届奥运会是比梦想更美丽的现实。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