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人际社交 » 焦点大观园 » 正文

明品生活网:祝英台“户籍”有了准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今晚报  作者:汀滢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我国的许多戏曲剧种都有取材于梁祝传说的剧目,以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和川剧《柳荫记》的影响最广。川剧源自明代无名氏传奇《同窗记》,越剧则是在民间说唱与歌谣的基础上演变形成。20世纪初,活跃在浙江农村的小歌班已有演唱这一故事的戏文。40年代又有袁雪芬、马樟花合演的《梁祝哀史》。1951年,华东戏曲研究院越剧团对《梁祝哀史》进一步加工锤炼,推出新改本《梁山伯与祝英台》,并拍成彩色戏曲影片在国内外公映,梁祝的故事远播到世界各地。
由于历史上梁祝故事流传地域甚广,版本繁多,与梁祝文化相关的遗迹分布广泛,造成梁祝故事发生地的说法多种多样。1930年,广州《民俗》、北京《晨报》、杭州《民国日报》等出版物,先后向全国征求梁祝资料和涉及各地方志中的传说、唱本、流变以及地域的传布,由此引出的全国性关于梁祝故事发生地的争论。据参与讨论的小说《梁山伯与祝英台》的作者张恨水所作调查统计,有百分之八十的资料证明祝英台的故乡为浙江上虞。但各地意见并不认可。
1953年中央文化部决定将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拍成彩色影片,在审定剧本时,再次出现祝英台究竟何方人氏的争论。因为,当时在全国的梁祝文化遗迹多达几十处,光是祝英台的家乡就有五种说法,而且各有所据。鉴于此,华东军政委员会文化部组织专家小组,进行调查研究。专家们在查阅资料的过程中,发现早在唐代张读的《宣言志》里,就有关于祝英台的记载:“英台,上虞祝氏女,伪为男装游学,与会稽梁山伯者同肄业。山伯守处仁,祝先归,山伯访之,方知其为女子,怅然若有所失,告其父母求聘。而祝氏已经归马氏子矣。山伯后为鄞令,病死,葬贸城西。祝适马氏,舟过墓所,风涛不能进,问之有山伯墓,祝登号恸,地忽自裂陷,祝氏遂并埋矣。”这些文字,与后世戏曲所演内容基本相似,它明确了祝英台为上虞人。调查人员又去翻阅上虞县志,果然查到县志里有“梁祝传说,事闻于朝,丞相谢安奏封其义妇冢”的记述。谢安是东晋时的宰相,如果县志所记无误,人们有理由相信1600年前梁祝故事已在上虞流传。华东军政委员会文化部据此作出“祝英台是浙江上虞人”的结论。我们今天观看50年前拍摄的越剧影片《梁山伯与祝英台》,开头第一句唱词就是“上虞县祝家庄玉水河边,有一个祝英台才貌双全”,明确地指出祝英台的家乡是浙江上虞。但事情并未到此结束。2002年10月,国家邮政局发行梁祝特种纪念邮票,江苏、浙江两地有关部门为争取首发落地戳的资格,争议又起。国家邮政局为平衡事态,采取对梁祝故事发生地有争议的四省六地同时首发的办法。
去年初,在中国家喻户晓的梁祝故事,被国务院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随后,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正式批文,承认浙江省上虞县为英台之乡,并于同年5月26日在上虞的玉水河畔举行了隆重的授牌仪式。至此,应该说,关于祝英台故乡之争画上了一个句号。
作者:甄光俊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