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人际社交 » 活动社交 » 正文

明品生活网:中华传统文化的思想智慧(3)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新华日报  作者:秋痕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以和为贵,处事有度
第三个重要思想,“中和中庸”。这是直接与共建和谐社会有关系的。“中”是天下最根本的东西,“和”是天下的大道理。“中和”就是中华传统文化追求的一种理想境界——尽管社会或者自然界的事物千差万别,矛盾交织,却能够表现为多样的统一,复杂的平衡,可以统一在一起,可以和谐相处。“和文化”的确是中华文化的核心,它要求不同事物聚在一起,能够协调、能够并存、互相促进。游子(即子游,孔子的徒弟)曰:“礼之用和为贵”。礼本来是指周礼的,但是这个思想流传到今天,必须要做新的诠释了,也就是“社会秩序”。这两句话的意思是,社会秩序的作用贵在使社会和谐。比如交通规则就是社会秩序,它的目标就是使社会和谐。为了保证社会和谐,交通规则必须严格执行,所以“礼之用和为贵”。孟子讲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人和最重要,一个家庭,家和万事兴;做生意讲和气生财;搞政治要求政通人和;做事业要求和衷共济。与人相处要以和为贵,对外关系要协和万方,总而言之方方面面都是和谐最好。
和谐好听,怎样才能和谐呢?中华传统文化告诉我们一个方法,以中庸为首达到中和的目的。从古至今,“中庸”的思想被许许多多的人给歪曲了,特别是在近现代,“不分是非、折中调和、庸庸碌碌、和稀泥”变成了中庸的代言词。这其实是彻底的歪曲、扭曲。所谓“中庸”,其实就是要求处理问题不偏不倚,恰如其分。“中”要求事物出现一种平衡、和谐的状态,当然,这个平衡点是要根据实际情况来把握的。古人讲中庸最著名的例子就是讲孔子的,他的学生子贡问孔子: “颛孙氏和子夏这两个人哪个更好?”孔子说:“颛孙氏干事情总是过头,可子夏干事情总是不到位。”子贡就说:“照你这么说,那个颛孙氏做事虽然过一点,比不到位总要好一点。”孔子说:“不,过犹不及,过了头等于不到位。”所以要处理矛盾交错、情况复杂的社会问题,要有如此准确的把握度,显然极其困难。子曰:“天下国家可均也”,天下国家你要把它平均,那没问题;“爵禄可辞也”,你要是做不好官,你把官辞了,可以的;“白刃可蹈也”,白刀子,你要我往上踩,可以的;“中庸不可能也”,中庸,做不到。由此可见,中庸并非“抹稀泥、不分是非,不讲原则”这么简单。
作为一个现代人,在处理各种复杂的矛盾冲突时,一定要有“度”的意识,要把握分寸。假如时时处处都是趋于极端,态度绝对化、做事没商量,那弄得不好就会导致同归于尽、鱼死网破。基辛格在上海交通大学做了一个报告,讲了一句话“伟人之所以成为伟人,因为他处事有度”。要把握这个度不大容易,有三个思想前提:
第一,要真心承认事物是和而不同、各有特色的,也都有生存、发展的权利。不能要求人人和自己一样。
第二,要有修养和品德。孔子说得好,“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什么叫“同而不和”?就是结党营私,不是跟所有的人都友好相处,而是拉一批人去斗另一批人。孔子说“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做事要把握准确度,君子能做到,小人做不到,小人总是过头。由此可见,要做到适度和谐不仅仅是认识问题,还与人的品格修养有关系,小到一个单位,大到一个国家。这也就说明了,要构建和谐社会离不开个人品德和修养的提高,和谐社会只能建立在国民素质很高的基础之上。
第三,东方文化在强调适度的同时还强调忍让。大家都知道,处理问题最好双赢,双赢必要互让。有企业家说过一句话,“我做生意从来不追求最大效益,只追求最佳效益,给人留条路,让别人也有好处,这样才能做得长。”我认为他的话很明智的,有时候该单方面让步就应该单方面让步,有句话说,“吃亏就是占便宜”就是这个理儿。
这里有个小故事,说的是安徽桐城六尺巷这个地方,两家人争三尺房地。其中一家男主人叫张英,是清代康熙时候的宰相,他的儿子更有名,张廷玉,在座看过《康熙皇帝》电影的都知道,他们是父子宰相,后台多硬啊!儿子写了封信到北京,对父亲说:“这场官司绝对不能输,您一定要支持。”张英就回了一封信:“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张家人一看,很受启发,就让了三尺。邻居一看宰相还让我们三尺,也就不好意思了,也让了三尺,两边一共六尺,就成了一条不窄的巷子了。所以我们强调高调低效,这实际上很发人深省,是一种精神文明。这对构建和谐社会是非常有好处的。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