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人际社交 » 活动社交 » 正文

明品生活网:孔子学院:连接世界的文化“大使”(3)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秋痕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学中文改变了我们”
孔子曰:“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直到今天,一提到中国,外国朋友第一感觉是中国的食物特别好吃。其实,中国还有许多事物可以与西方社会共同分享。孔子学院,给了中国文化面对世界、面对现代、面对未来的极好机会。在孔子学院学习中文,正在悄悄影响着外国朋友。
是什么让他们怦然心动?
“墨有九色,即使没有西洋画华丽的颜色,中国画也能通过墨的深浅、墨气的不同表现出造物的结构、远近、明暗关系。”从来不知笔、墨、纸、砚为何物的美国学生生平第一次在孔子课堂上领略了中国画的奥秘。
首届美国百年高中孔子课堂毕业生共33名,其中,中国画毕业生18名。美国马里兰大学孔子学院副院长崔建新告诉记者:“最令人感动的是,学生们竟能从对中国画的学习中领略生活的真谛。比如一个不小心染上的黑点儿,中国画却能别出心裁、将错就错,点染出意想不到的效果。这就像我们的生活,谁能保证一生不犯错误呢?难得的是能从错误中吸取教训。”
“中文如何改变了我们?”
英国金斯福德社区学校校长戴岚女士对记者说,她一直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
“我们这个学校有很多学生的家庭背景并不富有,他们能够学到中文,感到非常骄傲,因为学习中文不仅增加了他们以后的就业机会,更为他们提供了一个更好的文化道德教育。学习中文就是学习中国的美德。”
“中国文化是如此精彩,如果我没有到孔子学院来学习,我不知道将会是什么样子。是孔子学院给了我生活目标一个很好的实现路径。”在南岸大学孔子学院学习中医的英国学生黄易安充满信心。
“中英关系在过去几年间有很大进展,但我仍然认为在中英两国之间存在着一个理解上的鸿沟,而孔子学院正在帮助我们弥合语言、文化和历史鸿沟。有很多英国高层官员,包括我自己在内的政治家,都受益于伦敦商务孔子学院的中文教学。”
在伦敦著名的上议院大楼里,英国最年轻的议员韦鸣恩向记者这样描述。
“人们惊讶地发现:运用东方智慧能解决很多人类的矛盾和冲突。”许琳表示,多元化发展的世界需要中华文化。但她更清楚,“中国文化只有在和世界文化交流、交锋、交融过程中才能实现真正的复兴,现阶段中国和世界的对话还停留在文化交流层面,离交锋和交融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差得很远。”
——这是我国教育系统第一次成建制、大规模走出去,358所孔子学院和500多个孔子课堂,拉近了中外院校的距离,也为学校发展创造了条件。
——各国孔子学院在开展汉语教学的同时,还利用中外节庆、社区重大活动等机会,举办大量中医、武术、书法、茶艺、戏剧、舞蹈等内容丰富的中华文化活动。2011年达到1.3万场次,受众达722万人。
——孔子学院整合国际国内资源,发挥人才聚集效应,先后邀请许嘉璐、袁行霈、杜维明、吴建民、于丹、马西尼、施舟人等到各国孔子学院宣讲中华文化。
——在兴办孔子学院的过程中,广泛与外国的民众接触,真切地认识到中外文化差异和话语体系的不同,逐步学会了如何与外国人打交道。
而国内外的学术交流,也可以通过孔子学院顺畅地进行下去。
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的海峡大学孔子学院,中方院长苗福光对记者说:“海峡大学孔子学院的高级孔子班里有一个博士生,研究与中国有关的课题,我们也把一些学生送到中国进行高级别的中国学术研究,这些学生将来都会成为研究中国的专家和学者。而海峡大学的中东历史最全,完全可以将中国有关中东问题的专家请到这里来进行短期或长期的研究。”
中国驻土耳其大使宫小生、中国驻吉尔吉斯斯坦大使王开文等一番意味深长的话为孔子学院作了注脚:现在看来,孔子学院不仅仅是汉语教学,今天它只是一个开始,是一个通达的渠道,以后它更是一个巨大的综合文化交流平台。(本报记者 沈卫星 靳晓燕 沈耀峰)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