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人际社交 » 活动社交 » 正文

明品生活网:试析魏晋名士与后现代明星(2)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中国艺术网  作者:秋痕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魏晋名士对自我形象的关注,对个人名声的追求,与当时复杂的社会背景相关联。一方面,人物品藻的选拔人才的政治制度,促动了人们对外在形象进行品评赏鉴。另一方面,魏晋社会混乱不堪,“天下多故,名士少有全者”,传统的儒家价值观念分崩离析,“修齐治平”的儒家理想成为魏晋士人可望而不可及的楼头残梦。这个时候,名声本身已经成为独立的价值追求,魏晋士人对名声的追求就具有了独特的形而上意义。这种形而上意义突出表现在阮瞻等人脱衣裸形而“谓得大道之本”,他们关注外在形象博取声名的目的是追求“大道”,渴慕“通”、“达”,而“通”、“达”正是魏晋玄学思潮中最高的价值追求。 
    后现代明星是大众文化的产物,大众文化以娱乐大众为目标,在后现代社会,“美感的生产已经完全被吸纳在商品生产的总体过程之中”阎。大众文化构成十分重要的商品,商品的特点决定了大众文化工业的生产者无不以威利为目的,衡量的标准是以具体的阿拉伯数字昭示的票房、收视率、纯利润。基于此,后现代明星构成了文化商品中的一环,明星同样可以明码标价。在视觉文化大行其道的后现代社会,作为商品的后现代明星为了卖个好价,更需要关注外在形象,需要文化工业的生产者们对其进行“包装”。这时,作为活生生的人的明星被物化了,它成了冷冰冰的商品,以商品面目出现的后现代明星对自身形象的关注,可以说只是出于“庸俗”的目的—赚钱。它没有也不需要形而上意义的追求。 
  二、两者的生命力及其文化差异魏晋名士追求着独特之个性,独立之人格: 
    “桓公少于殷侯齐名,常有竞心。桓问殷:“卿何如我?”殷云:“我与我周旋久,宁作我。 
  这种“宁作我”的独立精神之追求体现了魏晋名士的主体自觉。同时,魏晋士人在其文艺活动中自觉寻求着永恒之意义: 
    “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年寿有时而尽,荣乐止乎其身,二者必至之常期,未若文章之无穷。”网 
    他们认为写诗作文具有超越生死的形上价值。古典文艺活动的严肃性与形上意义寻求,构成了传统美学的一大特点。也正基于此,魏晋名士成就了身后名,他们与其“不朽之盛事”的诗文一样,着永久的生命力,在历史的天空中,熠熠生辉。 
    而后现代明星则呈现出截然不同的面目。是的,在琳琅满目的传媒画面里,他们张扬着自我之独特形象,然而,这种追求却带着虚假的矫饰,它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虚像”。它经过了包装,经过了处理,它已非“他”。对后现代明星来说,“主体已死”,他们对自我形象的追求,是非自觉的,是受制于外物的。 
    君可见,好莱坞在批量复制着一个又一个明星,作为硬汉形象的,千人一面。在中国乐坛,一个刀郎红极一时,紧跟着,当歌手“刀郎”红火一时并忙着蒙面出席《十面埋伏》首映式之际,另一位歌手竟抢先一步注册了“西域刀郎”这个名称,并推出了一张名为《西域刀郎·寻找玛依拉》的专辑,也因此引发了一场“刀郎”之名争夺战。刀郎经理人指责对方“恶意竞争”,西域刀郎唱片发行公司老总则声明:“刀郎只是种文化,我们是合法的。”而网上一些关于此事的评论也铺天盖地而来—“正牌公司推出‘歪’刀郎”、“刀郎对‘西域刀郎’感无奈”、“假刀郎大张旗鼓杀进新疆,刀郎经理人称其行为卑劣”……《刀郎只是种丈化几个“刀郎”抢饭碗?》娱乐网) 
    我们知道,还有第三个刀郎,或许还会出现第四个、第五个……这就是后现代明星的生产方式,美国学者杰姆逊将其称为“盗袭”剿窃式的复制,构成后现代文化的一大特点。 
    而与之相应的,后现代明星也成了一种易耗品,随着其捉摸不定的使用价值很快消耗殆尽,它销声匿迹,死亡了。于是。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星来星去,构成后现代文化的一大景观。 
    通过以上对魏晋名士与后现代明星的简要比较,我们可以见出传统美学与后现代美学的些许差异,传统美学的人格主体有着自觉性,它自觉地寻求一己之独立,它具有形上的价值诉求,追求着永恒性,其文化内涵透着超越性,而后现代美学则不再有形上的价值追求,它变得平面,变得支离破碎,它是瞬时的,不再具有永恒性。   作者:李修建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