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道思维得 » 文说文话 » 正文

明品生活网:非物质遗产的物质化?(四)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新京报  作者:Jina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三、速成纪念品/假表演误导非遗游
 

新疆莎车的木卡姆表演现场。非遗和特定地理环境结合更能展现其魅力。本报记者 刘旻 摄
到底什么是“非遗”?争当非遗是为了保护还是为了更好地商业宣传?是不是所有的非遗都适合发展旅游?对于非遗的保护和传承人生存空间的改善应该通过哪些合理的途径?在本届非遗博览会内外,不同领域的专家对这些问题都发表了各自的看法,其中对于非遗和旅游的关系,大家的共识是,要将旅游体验和非遗承载的文化价值结合,而不是单纯的表演和销售。
非遗的认定
保护非遗要先知道哪些能进非遗名录
前段时间康夫到洛阳去旅游,看到一家当地特色餐馆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标识作为招牌招揽生意,让他哭笑不得———“评选“非遗”的本意是为了‘保护’,但这里看到的只是利用。”此外,把并不濒危的项目拉进非遗,或者把原属制作技艺范畴的非遗项目演绎成某种产品,都造成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曲解和滥用。中国政法大学世界遗产法研究中心主任刘红婴认为,“要想做好非遗的保护和传承,首先需要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个概念有个正确认识”。
本届博览会所举办的非遗保护论坛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及保护措施也成为专家们关注的焦点。记者在现场看到,五粮液、王老吉凉茶等产品都以“非遗”的身份进驻到本届博览会现场促销。中央民族大学教授祈庆富表示,“进入非遗名录的只是传统的酿酒技艺和凉茶制作技艺。”他认为,目前的非遗申报也存在不少误区,有的出于重申报、轻保护,有的不清楚非遗应该具备的价值,因此当务之急是做好保护名录的认定工作。
今年河北要申报一个“脏口骂”的非遗项目,被驳了回去。祈庆富说原因在于,其违背了当今文明的价值观。此外,没有历史传承的新项目,以及不具有保护危险的项目,都不具备申报非遗的资格。“要知道,申报非遗名录一定要从保护人类文化出发,它不是申请专利,也不是确认知识产权。”
非遗的保护
机械化对手工艺的危害
除了做好名录的认定,防止机械化产品对手工艺品造成的危害也是当务之急。祈庆富说自己有次去藏区,发现有种速成版的唐卡,20块钱就可买一幅,而过去质量好的唐卡,一幅能卖到几万甚至几十万元。“一旦机械速成版的唐卡四处泛滥,传承人的唐卡真品就因为没有市场死掉了。这是很可怕的事情。”
“非遗”消费的文化附加值
为了让非遗传承人有生存的空间,有展示自己手工技艺的机会,本届非遗博览会还特别强调“生产性保护”的概念。中国工艺美术馆馆长吕品田说,“对于刻、剪、绣、雕等传统手工技艺来说,它的非遗价值就在于技艺的展示过程。另外要通过市场需求,通过手工艺品的消费让传承人有生存的空间。”
在本次博览会上,来自山东大同县的蓝印花布引人注目。但传承人刘玉同也表达了他的忧虑,“蓝印花布需要经过多道工序,因为收入低微已经很少有年轻人有兴趣学习”。要让蓝印花的制作技艺得以延续,只有被人消费,传承人才有热情投入其中。但如果消费者对此并不买账怎么办?吕品田说,这就有一个培育消费主体的过程,让人们能认识到这种蓝印花布并不是简单的一块布,而是具有宝贵的文化附加值,这样消费者也才会心甘情愿地去消费。“不过,这个消费主体的培育也往往有个过程,前期就需要政府在非遗保护上多做一些事情。”
木版年画、唐卡这种与一定习俗相关的手工技艺,吕品田认为除了技艺本身,还分别得通过激活年俗、加强与藏传佛教的结合,才能真正形成对它们的生产性保护过程。
非遗的旅游
不能简化为购买纪念品
藏族唐卡,因为沦为便宜的旅游纪念品,它的非遗价值被损害。有的景点还尝试以非遗为卖点,通过表演劳动号子来吸引游客,结果招来一片对其“虚假”的批评。旅游与非遗之间出现的这些矛盾,祈庆富认为根源在于开发者过分注重旅游经济,而忽视旅游文化造成的。
实际上,在世界级非遗项目中,日本的能剧与歌舞伎、意大利西西里岛的傀儡戏等传统戏剧早已成为外国游客了解当地文化的的重要途径。旅游研究专家王健民认为,如果不把非遗仅作为增加收入的手段,不简化为购买旅游纪念品,“非遗”元素就可以成为旅游中的亮点。比如在苏州园林里听一段昆曲就是很好的与当地环境结合起来展现非遗魅力的方式。
吕品田则认为,前往当地作坊观看传统手工技能的生产过程是可行的一种“非遗旅游”方式,但要让人感觉真实、自然。“说唱类、曲艺类非遗当然要靠表演来展现它的魅力,但手工技艺类就不能有表演的影子。”






 
关键词: 物质 遗产 大众评述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