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道思维得 » 考古联想 » 正文

明品生活网:甘肃悬泉遗址出土"汉简" 解密丝路"交通图"(2)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中国经济网综合  作者:秋痕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发掘者的心愿

    今年,何双全的工作重点就是悬泉遗址考古发掘报告的撰写。“争取在年内完成悬泉的发掘报告,也算了一桩心愿!”何双全说。这也是甘肃省文物局重点督办的考古发掘报告。

    今年夏天,何双全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甘肃省文物考古所的库房中度过的。25000枚简牍、3000多件器物,要拍照、要描述、要绘图,一样都不能马虎。看着一件件文物,他仿佛又回到了1990年的冬天。

    1990年5月,人们在悬泉遗址所在的戈壁滩上发现了盗掘的痕迹,省文化厅向国家文物局提交了发掘申请书,当年10月13日正式批准。这是一次与盗墓贼抢时间的发掘,拿到国家文物局的批文后,发掘工作立即展开了。第一年的发掘从1990年10月中旬开始到1991年1月上旬结束,历时70余天。

    “我们进入工地时,已经是冬天了,向工地开进时,风雪忽然而至,那是11月初,三场大雪降临戈壁滩。住宿的地方是公路部门的一个废弃道班,风雪交加中,开始现场踏勘。”何双全说。

    在何双全先生家中我们看到一张照片,这张照片略微有些发黄,一个男子戴着一方红头巾,身穿一件土黄色的西服,蜷缩身子,拿着大扫把,在清扫积雪。这个人就是何双全。

    “此时的气温已是零下20摄氏度左右!”何双全说,“那个工程队长非常好!”他没有记住寒冷,反而记住了当时的工程队长。这是一次抢救性发掘,经费大部分不能到位,大部分的物资费用和人员工资处于拖欠状态,工程队队长垫付了所有的民工工资。

    到了12月,天气非常寒冷,已经无法工作了。考古发掘不得不暂停。“由于经费一时到不了位,悬泉遗址发掘得非常辛苦,最后到了弹尽粮绝的地步。”1991年1月6日他们撤离的时候,工地上的考古队员90%感冒发烧,连灶都开不了,仅剩一瓶开水,28个馒头,要39个人分而充饥。晚上6点钟,他们撤离了发掘工地。

    “写完考古发掘报告,不仅是对学术界的一个交代,也是当年付出的艰辛的一个结果。”

    丝路“交通图”

    悬泉遗址的发掘一开始,就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发掘时国家文物局领导就强调,所有的东西都要拉回来。

    根据简牍记载,悬泉曾是汉代边疆的重要驿站,经常接待来往西域的朝廷官员、使者和重要客人,但不接待过往私人。据简上记载,丝绸之路繁荣时,一次接待于阗王,其从者多达1600人,仅用坏的杯子就达300多个。接待乌孙国公主的规格也相当高,简上记载有地毯等贵重东西。

    何双全说,从悬泉简可以看出,随着汉朝势力的扩大,过往敦煌的主要有6种人:西域各国的使者和宾客,汉中央和地方政府官员、公务人员,归义的羌人,官家的奴婢,由朝廷统一收集和安置的内地流民、刑徒(即流放的罪犯,送往敦煌“劳改”)。

    专家们通过两枚汉简的记载,解开了西汉时期丝绸之路的走向和沿途驿站的设置之谜。这两枚汉简是1974年额济纳破城子简和1990年敦煌悬泉置简,记载了西汉中晚期从长安经河西走廊到敦煌的驿站里程,专家们把这两枚汉简定名为《驿置道里簿》。

    “这条道路是长安通往河西走廊、西域、西亚的交通大动脉,也就是‘丝绸之路’。”考古学家、省博物馆原馆长初世宾说。初世宾是破城子《驿置道里簿》的发掘者,他对悬泉遗址出土的《驿置道里簿》整理分析后,最终勾勒出了西汉时丝绸路主干道的走向。“我们可以确认西汉时期从长安出发到甘肃敦煌一带的驿站里程,也基本上弄清楚了沿线驿站的分布情况。”

    “当时,人们离开长安后,从泾川一带过泾河,再经月氏、乌氏、泾阳、平林置等地县,到达固原(高平),绕开六盘山,然后经今天的景泰芦阳一带,过黄河进入河西走廊。一路前行。”按照汉简记载的里程在地图上描画,专家们发现画出的丝路主干道竟然是一条直线。“从中可以看出,当时人们为了修建这条大道所做的精密设计和巨大的人力和财力投入。”初世宾说,这条道路分为高平道(长安—固原—芦阳)、河西道(芦阳—武威—敦煌)两段,它的开通与张骞出使西域、霍去病用兵河西有密切的关系。

    悬泉汉简还有关于“天马”的记载,简牍显示,在悬泉置中有大量“天马”存在,而且有严格的管理使用制度。当时的西汉政府多次从敦煌抽调“天马”,或者往长安,或者到天水等地,这说明当时天马为人们非常看重,这也是除《汉书》外,汉简中首次见到有关“天马”的记载。

    另外,悬泉出土的汉简还记录了2000多年前发生的沙尘暴。一枚西汉简上记录了一件“遗车失马”事件,其中部分内容提及一种灾害性天气,正是当今广受全球瞩目的沙尘暴天气。

    何双全说,这枚汉简是一件官方处理事件的文书,上面详细写了某官府派一人去执行公务,并配备有一车一马,后该人中途归返,向上级禀告说他在路过敦煌地区时突然遇到很强的沙尘暴,大风和沙土刮坏了车,还使马匹受惊跑丢,该人也受伤,只得步行返回。“可见,沙尘暴古已有之。不知为何,类似沙尘暴等自然灾害,《汉书》等重要历史文献都没有记载。”此次发现载有沙尘暴的汉简,成了我国可以证实沙尘暴历史的珍贵文物。

    《汉书·武帝纪》记载,汉朝政府曾考虑从罗布泊开凿人工河至敦煌,用来运粮到新疆。何双全说:“敦煌汉简和悬泉汉简对开凿运河到新疆罗布泊也有零星记载和反映,至少从一个侧面印证了这件事。”悬泉汉简简文说:开漕运士卒多少人到悬泉置,到敦煌塞外筑渠,要求接待。何双全认为从内地派士兵到敦煌塞外筑漕运渠,应该是指开凿运河的事。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