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人际社交 » 活动社交 » 正文

明品生活网:古代也有都市精神 《三都赋》体现都邑文明自觉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北京日报  作者:秋痕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中国有悠久的文明形态,其中“都市精神”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中国古代的都市,不仅是居住的场所,而且也是文明的载体,注重文明礼仪的修养,是政权与统治存在的合法性表现。我们在中国古代文学总集《文选》中,可以找到大量以都邑为表现题材的赋作。其中以班固《两都赋》和张衡的《二京赋》,以及左思的《三都赋》为代表作。它们彰显了当时都邑文明的自觉意识。 
  中国自古以来号称礼义之邦,就与这种都市文明建设有关。司马迁在《史记·孔子世家》中记载,孔子曾为鲁国中都宰,也就是鲁国核心区的行政长官,孔子以礼义治邦,任职一年,便将鲁国中都治理得井井有条,“一年,四方皆则之”。东汉经学家王肃注释道:“鲁国近东,故西方诸侯皆取法则焉。”儒家经典《礼记·经解》还记载:“孔子曰:入其国,其教可知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疏通知远,书教也;广博易良,乐教也;洁静精微,易教也;恭俭庄敬,礼教也;属辞比事,春秋教也。”孔子认为,到了一个都邑,可以发现人民的教化程度,如果这个地方的人民温柔敦厚,说明《诗》教很成功;如果明达事理,则是深于《书》教的结果;如果性情和善,则是乐教的成效……因此,城市精神文明,与礼义修养紧密相关,一个充满人文精神的城市,它也必定融化在它对于人民的教育与熏陶方面。这种都市精神既是当地经济、政治与地理环境综合作用的结果,同时反过头来也对城市的建设起着引领作用。
  都市文明的基本出发点是爱国。中国古代的国家最早是由分邦建国时各个诸侯国发展而来的,至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才形成统一的封建专制大一统帝国。敬天法祖与保家卫国常常联系在一起。最早的城市爱国精神是从西周至春秋战国,甚至更早时候萌生的。比如《诗经》中的《秦风》就有“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这样的诗句,它讴歌了秦国人民保家卫国的精神勇气。春秋时代的齐景公曾经问孔子:“昔秦穆公国小处辟,其霸何也?”孔子回答:“秦国虽小,其志大;处虽辟,行中正”,赞美了秦国的这种爱国精神。《楚辞》《九歌》中的《国殇》,就歌颂了楚国战士“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的精神勇气。东汉文人王逸注曰:“言国殇死后,精神强壮,魂魄武毅,长为百鬼之雄杰也。”楚国是当时六国之一,最后为秦国所灭,但是当地人民捍卫自己国土的精神与勇气却可歌可泣。都城郢都更是成为国家的中心,所以屈原《九章》中有《哀郢》一篇,追怀郢都,流放中的屈原最后因故都为秦将白起所攻灭而极度悲痛,投江自沉。南北朝时代的文学家庾信创作的《哀江南赋》这首著名史诗,继承了屈原的这种文学精神。在传统文化中,首都乃国家宗庙之所在,是统一政权的象征,在杜甫的代表作《秋兴八首》中,有“每依北斗望京华”这样的诗句;南宋词人辛弃疾名句“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也有力地说明了这一点。在古典文学作品里,故国情思往往与京都联系在一起,这是很自然的。 

  当然,在绵绵不绝的中华文明发展过程中,城市文明也处于历史长河的变迁之中,昭明太子萧统主编的《文选》中收录了刘宋时诗人鲍照的《芜城赋》,描写了魏晋以来广陵城为战乱所毁的历史,读来令人揪心。因此,创新是一个城市乃至一个民族生存与发展、摆脱危机的动力,也是城市精神的生机所在。传统文化中儒家经典之首《周易》一再提出:“日新其德,刚上而尚贤”,“富有之谓大业,日新之谓盛德”。这些崇尚革新的思想贯穿全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我们读东汉史学家与文学家班固的《两都赋》,便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西汉定鼎长安,东汉建都洛阳,一西一东,一些故老往往怀念西都而鄙薄东都,于是班固写了《两都赋》,他认为东都洛阳创造的功业胜于西汉,“今论者但知诵虞夏之书,咏殷周之诗,讲羲文之易,论孔氏之春秋,罕能精古今之清浊,究汉德之所由”,批评了那些一味怀旧而不知变革创新的人们。班固强调穷通变创乃是基业生生不息,也是京都生机之所在。这些意见今天看来也有吸取的价值。
  不过我们在这里强调的是,中国古代的创新更多地是采用“通变”的范畴,《周易》中提出:“一阖一辟谓之变,往来不穷谓之通”,也就是说,所谓变就是一种周期性的变化,有着内在的规律支配,而这种“变”乃是在“通”即新旧之间的继承关系上进行的,它不同于割断历史联系的突变。《文心雕龙》中有一篇文章叫《通变》,提出“望今制奇,参古变法”,也就是在参照前人的基础之上讲创新变化,在立足当今的前提下谈创造奇迹。都市文明的创造显然也要遵循这一规律来进行,它必须在尊重与保护前人创造文明的成果基础之上有所创新,而不是以破坏前代文明成果为代价。这样的教训古往今来太多了!这是我们今天彰显城市精神时尤其要注意的。
  今天,我们倡导的北京精神,以包容、厚德为胸怀和品质,这与传统文化精华是一脉相承的。中国传统文化,强调以德治与法治的结合作为前提,并且上升到精神境界的维度,作为管理的理念。孔子说,“德不孤,必有邻”,“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也就是说,以德施政,好比北斗星居中心而众星围绕着它而旋转一般。孟子曾说过一段很有名的话:“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孟子强调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城池兵革固然重要,但最重要的是人的因素,而人的因素体现为人际关系的和谐与团结,它是道德养成的结果。孔子的学生有子说过:“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我们今天言必称和谐社会,其实是与这种精神密切相关的。这种仁厚德行与宽阔胸怀,也见之于儒道精神的结晶《周易》这本书中,它以乾坤两卦分别代表天地的配合,成就阴阳和谐;它从宇宙天地推广到人类世界。如果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代表的是创榛辟莽的开拓创新精神,而“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则是与这种创新精神互补的厚重的人文底蕴。
  我们不能设想,没有一种厚重的道德精神与人文底蕴的支持,这样的创新会取得成功,它至多只能成为行险侥幸的试验,是不可能获得可持续发展动力的。但是,富有生命力的“都市精神”,尤其是作为首都的精神,其最主要的内核便是厚德,以及作为这种厚德体现的包容胸怀与海纳百川的器度。因此,透过中国传统文化观察北京精神的底蕴,可以温故而知新,从而增强我们对于北京精神的认同与建设。
  (作者袁济喜为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教授、副院长)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