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道思维得 » 文说文话 » 正文

明品生活网:免费开放的公共图书馆里缺了啥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中国青年报  作者:秋痕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中国新闻周刊》2月25日报道,从2007年开始,北大硕士李英强与同道致力于乡村图书馆的建设,他们建立完全依靠民间捐赠的“立人”图书馆,几年来在全国建起9所分馆,精选图书6万册。这些公益图书馆扎根乡村,提供阅读服务,开展乡村教育,举办读书会、电影会、冬夏令营、访问学者讲座等活动。 
  “立人”图书馆最值得珍视的价值,或许是其“立人”的理念以及实现这一理念的笃实态度。“立人”图书馆的每本书都经过精心挑选,多是“入门的、经典的、常识性的书”。“立人”图书馆总会有意识地给阅读者一些好的建议,这里的书是流动的风景而非僵死的收藏品。“立人不仅仅是一个图书馆,不是说弄些书放在那里就好了,而是希望这个乡村图书馆能够成为当地的教育基地和文化中心。”这是李英强的目标。
  相较于民间的努力,公共图书馆眼下似乎缺了些作为。公共图书馆免费向公众开放的消息自发布以来,舆论叫好声不绝。但事实上,免费开放的图书馆,只是铲掉了公众通往图书馆的路上“门票”这块小小顽石,要想真正让文明惠泽民众,经由自由阅读而培育出现代公民精神,眼下的公共图书馆里还缺了不少东西。
  大凡公共图书馆,都应有足够吸引力,否则很难体现恒久魅力。公共图书馆的吸引力体现在哪里?首先应该有长期积累起来的文化厚度,比如足够丰富的图书,足够浓郁的氛围,以及源源不断的新书新思想,起码要有书可读,有新书可读。然而,眼下很多图书馆的管理者,要么将一些图书视为保值品,深藏不露;要么热衷于将本来很少的资金用于迎来送往,多年不进新书。
  据中央人民广播电台2月24日报道,河南省部分市县图书馆由于缺少经费、图书更新慢等原因,正陷入读者大量流失的尴尬境地。报道中提及南阳市图书馆年购书经费只有5万元,这个藏书量全省第四的图书馆,已经一年多没有购进一本新书了。而同样还是这个南阳市,为了与湖北襄阳争夺诸葛亮故里,却是出手大方,巨资兴建仿古建筑启动“卧龙岗文化产业集聚区”规划建设。
  南阳市图书馆如此,其他的基层图书馆也好不到哪里去。财政部教科文司副司长王家新日前表示,2009年全国2491个县级图书馆中,每个馆财政拨款收入平均89万元。其中东部地区比较高,是198万元;中西部只有49万元左右。事实上,刨去人员和公用经费的支出,已很难有钱购书或者组织文化活动。
  很难设想,一座座散发着陈旧气息的破败的图书馆,能够让人神清气朗沉迷其间,更不要说承担教育社会大众的职能了。这样的图书馆,开放与否、门槛高低,之间的差异其实并不大。
  一些地方官员往往是有钱大搞城市建设,却无钱供图书馆购书、组织活动,这固然与社会公众平素缺乏相关训练有关,也与一个社会的主流价值取向密不可分。在一个城市建设越来越“趋大趋洋趋商”的时代,图书馆之类的文化设施,只能越来越边缘化。即便建起一些高楼,楼内也是空洞无物,不过是地方上的一处“标志性文化建筑”而已。
  因此,拿“立人”图书馆作为参照可知,眼下令一些公共图书馆捉襟见肘处境尴尬的,不仅是经费,还有理念。公共图书馆之所以为“公共”,其中一项重要功能是要在社会上营造读书向学的氛围,即在每一个人心中建造起一座图书馆,现代人从中汲取滋养,润泽因为忙碌、欲望、急切而变得焦虑的心灵,养成一种顾盼自如的文化气度,这其实是一种文化重建。为什么现在很多人都在怀念老北大时期自由旁听、自由进出图书馆的情景?为什么杭州图书馆多年来一任乞丐、拾荒者自由穿行让人生出许多感叹?根源就在于,一个禁锢越少、门槛越低、声音越杂的时代,才越有可能养成拥有健全心志、丰盈思想和自由灵魂的责任公民。开放的心灵,从开放的图书馆开始。胡印斌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