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道思维得 » 文说文话 » 正文

明品生活网:靠什么打造“魅力中国”?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中国国学网  作者:Jina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对一个国家来说,“魅力也是竞争力”。在文化魅力的构成中,传统文化与大众文化可谓各擅所长,而后者的作用甚至会超过前者。譬如,立国时间短暂的美国是谈不上什么“传统文化”,但美国依然可以凭借流行的大众文化,成为事实上的文化大国。因此,正如《环球时报》9月12日第11版《向世界展示“魅力中国”》的文章所说,通过推介中国的大众文化,“向世界展示‘魅力中国’”,确实是必要而紧迫的。 
    但在此过程中,一个回避不了的关键问题是:我们当前的大众文化,能否堪当如此大任呢? 
    “文化”一词,在笔者看来,其关键在于一个“化”字——要能够陶冶人、引导人、改变人,让人于不觉间有感应、有体味、有认同,如春风悄然绿柳,细雨润物无声。如曾有人对中国近年的“韩剧热”做出这样的分析:当中国的男女老幼沉浸在韩国人制造的“韩国状态”中时,手机、化妆品、汽车、服装、家电等韩国产品都自然而然地成了中国市场的宠儿——“他们的存在甚至使中韩关系都变得空前和谐”。应该说,这便是“化”字力量的体现,是韩国文化的成功。 
    以此标准判断,毋庸讳言,我们当前的大众文化产品尚有很大差距。因为我们当前看似数量很丰富的文化产品中,有许多是掺水的次品或仿制的赝品,甚至有些是徒具其名的文化假相。稍留心就可以发现,当前热播、热卖的许多影视节目、文学作品,刻薄些说,有许多都是“挂羊头卖狗肉”,看似“很文化”,其实却与文化并不搭边,甚至丧失了对基本价值观的坚守,只是一味解构、嘲讽,唯以炒作、博取眼球为能事。譬如那些“下半身写作”或装神弄鬼、脱离现实的所谓文学作品,那些让人看了恶心的“辫子剧”,那些远离人间烟火“不知今夕是何年”的偶像剧,那些只知打杀毫无道理而且每个角色都人不人鬼不鬼的垃圾武侠剧,还有那些唯以“胳肢”人为能事的小品相声……有许多都是如此。 
    其实,无论好莱坞大片还是韩国肥皂剧,并不只是一味“搞刺激”的,而是有其一定的文化价值隐含其中。譬如在许多好莱坞的大片中,美国人总是以“世界拯救者”的姿态出现,那些受人仰慕的无私英雄总是会来自美国;无论在影片中发生了什么,到最后都不忘记要强调美国法律的公正严明、美国人生活的自由和充裕、甚至不忘记强调“美女柔情”;在影片的背景中,美国所有地方都是美轮美奂,有参天高楼、漂亮绿树、无垠海滩……每个细节,都向人们展示着“美国梦”的辉煌。韩剧亦是如此。曾有研究者指出,像《大长今》等韩剧之所以能够火到发烧,其秘密就是从儒家文化中寻找到了阐释对象,比较到位地体现出儒家文化的价值观。而且,与中国影视剧相比,韩剧中也绝少挑逗性的暧昧、“出位”镜头。换言之,其虽然也属“肥皂剧”,但内中却是“有文化”的。 
    反观我们的大众文化产品,不仅文化含量日渐稀薄,甚至还陷于“与文化为敌”的“恶搞”怪圈,以至近日韩国《京乡新闻》发表文章评价道:“中国成了恶搞大国”。 
    的确,我们有许多人,已经只知有娱乐,已经被娱乐所营造的“文化假相”而蒙蔽,对真正文化的渐行渐远失去了必要的警觉。两百多年前,英国物理学家赫胥黎曾经预言道:未来文化的消亡并非由于文化专制主义,而是因为娱乐化时代的到来。因为在这样的时代,人们可能会用娱乐替代求知,文化就会逐渐走向消亡。如果我们不讳疾忌医,认真回望环顾一下,我们当前的大众文化似乎就正在应验赫胥黎这个可怕的预言。如此状况下,向世界展示“魅力中国”,只恐心有余而力不足。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要打造“魅力中国”,首先要提高和改造我们的文化。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