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人际社交 » 焦点大观园 » 正文

明品生活网:从“香港已死”到“香港晴天”透视十年变迁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南方日报  作者:汀滢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变调

本报记者对话《时代》杂志《晴天有云》一文主笔,从“香港已死”到“香港晴天”透视十年变迁

这位西方记者认为,当年的《香港已死》描述了香港的忧虑这个事实,但他也说,他笔下的“香港晴天”,也是一个事实

在纪念香港回归十年铺天盖地的新闻报道中,《时代》杂志的《晴天有云》无疑是其中最抢眼球的一篇。

几乎世界上所有的中文媒体都引用了《时代》的这篇报道。外界认为,《时代》是在为其姊妹杂志《财富》12年前发表的《香港已死》进行澄清,甚至是“道歉”。

从《香港已死》到《晴天有云》,12年之间,西方媒体对香港的态度和看法究竟发生了什么变化?这种变化背景是什么?这是一种怎样复杂的心情?

经过了辗转联系,昨日下午,我们被请到了《时代》位于香港的亚洲总部会议室,坐在我们对面的正是《晴天有云》写作团队的主笔阿卜杜勒贾利姆。

东方媒体与西方媒体站在不同视角中,对香港过去十年、未来发展进行了一次思维碰撞。

作为典型的西方记者,阿卜杜勒贾利姆言谈间的严谨,始终保持着职业性的“客观”,他否认了《时代》为《财富》“道歉”的说法,认为《财富》只是对当时的事实作一个陈述,即使是对这次《时代》用25页的大篇幅报道香港回归十周年,他也“淡淡”地认为只是“按采编原则报道”,也“只是报道一个事实”。

对于这两篇文章的迥异,阿卜杜勒贾利姆似乎在用一种严肃记者的“冷静”,回避着被外界热议的“戏剧性”。但即使情如他所言,当年“死”的恐慌和如今“开晴”的欢欣,这两个“事实”的反差已有足够说服力。

确实,这位西方记者在香港发展论证上的“含蓄”让人稍感意外,但香港回归十年的成功,则已是胜过一切雄辩,无论西方视角还是东方视角来解读,都不意外。

本报特派记者 严丽君 胡键通讯员 余彩风

关于《晴天有云》

“晴天”是对香港的事实描述并非过于乐观的称颂

记者(以下简称“记”):曾特首在接受采访时说,《晴天有云》给今日香港打了80分,但打高了,其实70分就差不多了。您怎么看?

阿卜杜勒贾利姆(以下简称“阿”):我想澄清一下,其实《时代》并没有给任何一个城市打分。因为,一个城市的好坏并非是非黑即白的问题。

我的解读是,在该次采访中,曾特首表达的意思是,《时代》对香港的描述有百分之八十至九十是准确的。所以,他并非指《时代》对香港情况的描述过于乐观。

记:为什么要花这么大版面,动员这么多的力量来写《晴天有云》?

阿:这次我们用这么大的篇幅来报道香港回归十周年,因为这是重要的事件。我们按照着一贯以来的采编原则进行报道,一如以往地做好份内事。

记:《晴天有云》中用了一句话——《时代》的姊妹杂志《财富》曾不荣誉地、错误地预测香港回归中国会给它带来死亡。现在外界都认为,《时代》是在为《财富》十年前的《香港已死》作澄清,甚至有人认为是在道歉。是这样的吗?

阿:我们这次回归十年的专题报道总共有25页,据我的记忆,当中提及《财富》当年的报道大约只有5个字。而我们这篇的封面文章,讲的是现在的香港,2007年的香港。我们只是提及当年有这篇报道,而并非用这个封面文章作任何的引申。

记:你跟《财富》当年写《香港已死》的作者交流过吗?

阿:1997年以前,中外媒体甚至连香港人,对香港的前景都不乐观。所以,我相信,当时的《财富》只是对事实作一个陈述,而我今天的报道也是一样。

《时代》和《财富》不是姐妹杂志,而是同一个集团旗下的两个独立的新闻媒体。所以,我们任何一方的报道亦不必要向另一方交待或征求意见。在我写这次报道的过程中,我也没有与《香港已死》的笔者有过任何联系。我强调,我的文章并没有包含道歉或纠正的意思。

评价“回归十年”

走出当年忧虑香港“开晴”依然面临挑战香港“有云”

记:作为一个驻香港外国记者,这十年中,给您印象最深刻的事件是什么?

阿:作为外国的新闻媒体,香港的司法系统容许新闻自由,而这是一个新闻媒体运作的最重要的条件。

香港兼容各国文化,是一个既中国化又国际化的城市。这正是它成功的原因。

记:回归十年,香港做得最好的是什么?

阿:我个人觉得,有五点。首先,香港人有拼劲、勤奋及有上进心;第二,香港法律制度健全;第三,高度的廉洁;第四,有采编自由的新闻环境,因此资讯传播发达;第五,与全球经济接轨。

记:12年之间,从《香港已死》到《晴天有云》,你觉得西方媒体看香港的态度发生了什么变化?

阿:正如前面提及,1997年之前,世界对香港回归都感到忧虑,而且前景尚有很多变数。在回归之后,香港经历了大大小小的波折,比如金融风暴、非典、政制改革等等。但目前,香港活力依然。

当然,不能忽视的是,香港依然面对着不同的挑战。比如,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引致一些外商打消了在香港设立总部的念头。在教育方面,也存在学位不足的问题。此外,经济过分依赖金融及房地产业。这些因素,都是香港继续发展时必须要应对的挑战。

“鬼佬”记者的香港体验

香港是一个能让你在你的专业范畴里发展得最好的地方

记:您在香港呆了多少年?为何来到香港?

阿:我的家族在香港已经有130年历史,而我也在香港土生土长。我中学时期就读于圣约瑟中学。

可能现在在香港街上随便找一个人,即使是中国人,其实都只是上一代的中国移民的后代而已。他(她)在香港的历史也不一定比我长。

记:你的家族在香港安家130年,你认为自己是香港人吗?

阿:我认为,很多在香港的人,与香港是有联系的,那是一种与这个地方的联系。这种联系不论种族及国籍。

香港是一个国际化的大都市,我认为,人人都可以属于这个地方,而不受肤色、种族所限。在我的《晴天有云》的前言中提及过前署理港督钟逸杰爵士,虽然他是一个英国人,但他回归后依然住在香港,而他亦表示永远不会离开这片土地。

□ “阿记”印象

严谨得近乎含蓄

“您好!”

阿卜杜勒贾利姆,这个头发有点卷的外国男人的见面时第一声问候,让我们有点诧异。这是一句非常地道的粤语。

更让我们惊讶的是,每当讲到重要观点的时候,阿卜杜勒贾利姆都会用十分熟练的粤语重新阐述,并用粤语风趣地问:“您明我意思吗?!”

但有意思的是,他始终坚持用英文回答问题。“英语更能准确地表达我的观点。”

一个高度融入香港社会的外国记者,对语言选择却如此坚守。

这个《时代》杂志的资深编辑,滴水不漏地回答着我的连珠提问,理性、严谨。

采访结束,“阿记”示意把录音停下来。

闲谈中,他说,虽然都身处中国,但北京人、广州人、上海人就很不一样,各有风格。香港人同样有自己的特点和想法,希望大家更深入地了解香港。

听起来,这倒有点“主人翁”的感觉。

《香港已死》时代印记

一直把当年“香港已死”的报道放在办公桌上,时刻提醒自己。

我对《时代》周刊为香港“平反”感到高兴。对香港未来“晴天有云”的评价很不错,因为《时代》周刊描绘美国、中东、欧洲,可都是“一片黑云”。我想,他们对香港的前景真是十分看好。 ——香港特首曾荫权

1997年以后的事实证明,我是正确的,他们则是错误的。预测厄运的人错了。

——前署理港督钟逸杰

西方媒体“新视点”

1997年,当香港归还给中国时,它作为世界上一个重要的金融中心的地位看起来可能不保。然而今天,随着这片土地走近回归10周年纪念日,香港的地位甚至比10年前更加重要了。

中国不仅使香港的金融自由在本质上完整地保留了下来,而且这个正在觉醒的经济巨人还把香港作为其通向国际金融市场的首要渠道。香港成了中国公司募集国际资金的理想选择。去年,香港就成了全球历史上接二连三的最大规模的首次公开募股的地方。

英国《泰晤士报》

中国内地人游历这个世界最开放和最富裕的经济体之一,带来了他们自己的特色口音、方式与热望。他们已经重塑了这里的生活的方方面面——从商业活动到社会生活,到婚姻、教育。香港人如今跨过深圳购物,就像美国家庭驱车到另一个镇上购物一样随意。跨界婚姻在增加。香港的街头交谈已经变成三语:广东话、英语和普通话。 美国《纽约时报》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