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道思维得 » 文说文话 » 正文

明品生活网:话说“开封文庙”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开封日报  作者:Jina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一、开封府文庙的大门 
    开封府文庙据史书记载系清顺治九年(公元1652年)开封知府朱之瑶主持建造,东为文庙、西为儒学,故又称府儒文庙。当时文庙大门坐北向南,庙内建筑物均为黄绿琉璃瓦覆盖,从南向北依次为泮池、牌坊、棂星门、东西廊庑、启圣殿、大成殿,建筑宏丽,盛极一时。清末庙渐废置。根据这个记载,棂星门之南尚有牌坊和泮池,可是从上世纪30年代初我看到的文庙,就是今天这个样子——棂星门当街。我一直以为棂星门就是文庙的大门,当时我以及很多人还想象不出棂星门南还有牌坊和泮池,如果是那样的话,就不会有这条文庙街,更不会有这个文庙街东口。当年的棂星门看起来比今天的高大,蛮有气势。今天的棂星门由于街道地势的提高,显得低矮了,而且油漆斑驳,构件零散,已经岌岌可危了。 
    二、开封最后一次祭孔 
    曾经的中国,每个州、府、县都建有文庙,平时作为学子们读诗书、习礼乐的场所,也承担着春秋仲丁二祭的责任。随着孔子在士子们特别是帝王心目中地位的不断提高,祭孔仪式也越来越隆重,越来越复杂,孔子诞辰更要举行大祭,甚至成了国之大典。 
    五四运动后,西学东渐,国人把国家落后的根源简单归结为传统文化的束缚,孔子的儒家思想遭到否定和批判,祭孔活动逐步废止。开封文庙在清代祭孔祭了几次?情况怎样?我手头没有资料,不得而知(据说这次荣登“国保”的河南省郏县、汝州、太康和洛阳河南府4座文庙同样也没有祭孔的文字记载),可是1940年在日伪政权的组织下,9月28日孔子诞辰2511周年,开封文庙却举行了一次隆重的祭孔典礼。那一年我正读初中,参加了这次祭孔活动。 
    祭孔典礼在文庙大成殿前举行。前一日住在北城的同学看见有人抬着三牲祭品,吹吹打打由里城方向朝文庙行进,下午我们就得到了校方第二天祭孔的通知(当时我们这所学校是开封唯一一所公立中学),全校师生没有人参加过祭孔,都感到很新奇。通知有3条:1.全体学生住校,步行到文庙,不准乘车;2.沐浴;3.不准房事。以表示对大成至圣先师孔子的虔诚。 
    那一夜,同学们集中在各班教室过夜,平常我们都是走读,难得夜晚聚在一起,三五成群,说笑嬉闹,很快一夜就过去了。五更天开始集合,由老师带队出发,我们到达时大成殿前熙熙攘攘,已经来了不少人,三牲祭品也已整整齐齐地摆放在殿前,大铜香炉里香烟缭绕,一股清香阵阵袭来。我们学生被安排在最后面的一个角落里。环视四周,全是长袍马褂阶层,除了兼任我们校长的边壮猷(省公署建设厅厅长)外,我一个人也不认识,据说伪省长陈敬斋、伪市长姜炳昭都来了,陈主祭、姜陪祭。大成殿前一人一个拜垫,整个院子挤满了人,有四五百人之众。 
    典礼开始后,主祭官宣读祭文,之乎者也一大篇,那个时候又没有麦克风,我们在最后面,都念了些什么,我们一句也听不清。然后就是跟着赞礼官(司仪)的吆喝:“跪下、叩首、叩首、再叩首、起立;跪下、叩首、叩首、再叩首、起立……反反复复,无休无止,叩了不少头。最初觉得好玩,附近几个人,大家约着查数,查着查着,就记不清楚了。几个人记得数都不对,反正磕了共有好几百个头,直到腰酸腿痛才算结束。 
    从1940年这次祭孔以后,60多年过去了,开封再没有举行过祭孔活动,可以说这一次是迄今为止的开封最后一次祭孔。 
    三、开封文庙里的康熙御碑 
    中国的庙大都有碑,开封府儒文庙自不例外,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起这里就是学校,现在是开封第一师范学校,庙内石碑大多毁坏,《宋二体石经》及《金女真进士题名记》两碑比较珍贵,已移存开封市博物馆。但却有疏漏,并且漏掉的是清圣祖——康熙爱新觉罗·玄烨的6块御碑。 
    这6块御碑是康熙应河南巡抚顾汧的请求为开封禹王台等处题写的匾额及一首五言诗,写就后于康熙三十三年(公元1694年)和三十七年(公元1698年)分别颁赐到省,顾汧除将御赐墨宝制成匾额分别分发悬挂外,并勒石刻碑,镶嵌在了开封学宫(文庙)的后殿墙上。 
    这6块石碑均为卧碑,分别是开封禹王台的《功存河洛》,游梁祠的《昌明仁义》,桐柏县淮渎庙的《灵渎安澜》,登封中岳庙峻极殿的《崇高峻极》,济源济渎庙渊德殿的《沉济灵源》和一块五言诗碑,6块碑上均有康熙御笔印玺。 
    康熙在位期间,不仅是位立志革新进取的皇帝,还是位才华横溢、书法出众的才子,这6块御碑写得浑厚疏朗、行笔遒劲、气势磅礴,乃书法艺术中的珍品。题词也根据悬挂地点,用词十分得体。可惜的是这些御书匾额,经过300多年的沧桑变迁,多已残佚不存(今日禹王台公园内御书楼之《功存河洛》匾为复制品),因此,开封学宫的这6块康熙御碑就越发显得珍贵了。可是由于学宫颓倾,镶嵌御碑的残墙虽幸得保存下来,但几经拆建,风雨侵蚀已岌岌危矣。上世纪90年代,开封市龙亭区政协在调研时发现这一情况后,多次向市有关方面通报,呼吁保护文物。1997年春天,有关部门始将6块康熙御碑从学校后院原学宫残墙内迁出,移至棂星门西侧新建的碑廊之内,成为一道新的景观。 
    四、祥符县文庙的尴尬 
    开封城内除文庙街之府儒文庙外,还有一座祥符县文庙,位于小南门里供学街一号量具双具厂厂区的(也有写作宏学街者),它虽然没有府文庙名气大,但它建于明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比府文庙早了280年,是开封市现存的一座最大的古文庙建筑,具有很高的文物价值。放在今天看,它又具有很好的旅游开发价值,但是它的命运并不比开封府儒文庙强多少。 
    1948年开封解放时,祥符县文庙还基本存在、完好。后来这里成了工厂,旧殿房年久失修,加上工厂生产的需要,原有殿房逐步被拆除改建。那时没有《文物保护法》,拆了就拆了,拆得只剩下了一座大成殿,但也破损得很不成样子了。进入新世纪以后,占据祥符县文庙的工厂由于效益不好,一直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就利用厂区土地搞开发。而文物部门则坚持大成殿不仅不能拆除,还应在大成殿周围划出保护范围,进行保护。就是土地出让后,后续使用者也要履行《文物保护法》规定赋予的职责,负责对大成殿的修缮和保养。但其结果尚不得而知。 
    结束语:文庙作为儒家文化最具代表性的物化象征,从讲述儒家文化及旅游出发,开封都应该拥有一座文庙,但开封应该有、而又失去的何止只是一座文庙。文庙能不能得到有效保护,这里面既有人们对“法治”的认识,也有历史遗留的纠缠,作为中国公民在“文庙重回人们记忆”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要看重文庙的复兴和重建,更要看重孔子“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吾日三省吾身”和他“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名言,这对今天政府强调的“构建和谐社会”才是最最重要的。
     作者: 吴凯





 
关键词: 文庙 开封 大众评述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