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道思维得 » 嘻嘻熙熙 » 正文

明品生活网:中国春节可谓世界最长的民族节日之一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新华网  作者:Jina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中国一些民俗专家说,查阅世界各地的民族节日相关资料发现,从农历腊月初八到正月十六、时间跨度达39天的春节可谓是最长的民族节日。
中国民间艺术家协会副主席郑一民说,世界各地的民族节日一般在三五天或一周,加上准备时间,最长也不超过10天。而中国的传统春节,始于农历腊月初八,到农历正月十六结束,长达39天。
按照中国农历,每年十二月为腊月,一月为正月,腊月初八又称“腊八节”,民间有吃“腊八粥”的习俗,从这一天开始,各家进入筹备年节的阶段,男人们采办年货,女人们准备新衣、拆洗被褥。随后的每一天几乎都是节日,如腊月二十三称“小年”,人们要祭灶神,正月初二称“米娘娘日”,出嫁女儿要回娘家,正月初五称“送穷日”,人们要祭财神,正月十五称“元宵节”,人们吃元宵、闹花灯,正月十六作为年节的尾声,民间有“过完十六从头受”的谚语。
河北省民俗文化协会会长袁学骏还说,春节也是世界上历史非常悠久的民族节日。中国有5000年历史,对年节的庆祝始终没有中断,且民俗活动涵盖衣、食、住、行、信仰、情趣、文字、礼仪、交际等多个方面。
 
 
专家:敦煌桃符题辞是中国迄今发现最早的楹联
专家们研究发现,敦煌藏经洞出土的编号为S.0610V的唐代文书不但有丰富的桃符题辞,而且可能是中国迄今发现保存最早的楹联。
民俗专家、天津文史研究馆馆员张仲介绍,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中国经久延续下来的民族风俗文化,是中华文化重要的一环。
春联最早是由避邪的桃符演变而来的。早从周代开始,中国民间过年就有悬挂桃符的习俗。后来桃符又渐渐简化,以方形红纸画个桃形,再写上“神荼”、“郁垒”的名字代替。到唐朝以后,又在这红纸上写些吉祥话,再修饰对仗,慢慢就形成今天的春联。
面食专家:饺子的名称出现于宋朝
在中国北方,除夕夜吃饺子的习俗十分盛行。中国烹饪协会理事、《中国面点史》作者邱旁同近日指出,饺子的来历可追溯至唐朝,而真正出现饺子(角子)的名称则是在宋朝。
邱旁同说,20世纪50年代,考古工作者在新疆吐鲁番挖掘出的一座唐代古墓中,曾发现长约5厘米的小麦面制作的月牙形饺子,但因为南北朝时的馄饨也是“形如偃月”,类似现在饺子的形状,因此只能初步认为,唐代中国西部已经吃饺子了。
广东人过年新花样:时兴“凑年”
蒙小姐是广州一家媒体的职员,这个春节她将和其他3位摄影爱好者一起长途跋涉,去西藏过藏历新年。她告诉记者,今年的藏历新年正好是大年初一,放弃和家人团聚,是为了和摄影朋友一起去拍摄藏族民俗风情。至于费用全部由大家凑起来的,最后由大家分摊。
“压岁钱”是长辈对晚辈的祝福
大年三十晚上或初一上午,每个孩子都会收到长辈给的“压岁钱”。民俗专家解释说,压岁钱代表长辈对晚辈的美好祝愿,是长辈送给孩子的护身符,保佑孩子在新的一年里平安幸福,健康顺利。
新华快评:用温馨细节营造春节和谐
过年说礼:东北民俗面面观
民俗也在推陈出新
新年让民风民俗大放异彩
流光溢彩民俗各异 各地喜迎新春佳节
民俗专家建议尽快增加中国传统节日为法定假日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