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人际社交 » 活动社交 » 正文

明品生活网:解密:孙悟空为何专爱给妖怪做"外公"?(2)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秋痕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自称“外公”首先当然是抬高自己的身份。《西游记》开头部分悟空就提出了他对幸福生活的理解,谓之“称王称祖”。“称王”者,无非独占一方,悬“齐天大圣”的旗帜;“称祖”者,就是做人的“爷爷”或者“外公”了。古人判断身份高下的条件主要是两项:一为权力地位,一为辈分,“称王称祖”就把这两项给占全了,居高临下,风光无限。阿Q给人打了,常在嘴里嘀咕“儿子打老子”,原理其实是一样的。不同的是阿Q只有挨打的份,想象着要做人的“老子”也没胆量大声说出来;悟空本事大,提着棒打人,还要宣称自己是“外公”—如果从对方嘴里叫出来,则更为满意。

    还有一点,牵涉到孙悟空和妖精们的关系问题。悟空走在取经路上的时候,已经脱离黑道,走上正路了。但在妖精面前,他总是会勾起对往事的回想。作为天庭叛逆史上曾经不可一世的“妖猴”,眼前的妖精们真是一帮后生小子,对自己顶礼膜拜还差不多,竟敢舞刀弄枪拦路劫人?所以要告诉他们俺老孙是谁!“想我五百年前大闹天宫时,九天神将见了我,无一个‘老’字,不敢称呼,你叫我声外公,哪里亏了你!”这是多么雄伟的语调,真是充满了革命老前辈的自豪。

    再往下说,就深入到猴子的心理层面了。我们不难看出那猴子反反复复要做人的外公带有自我夸大的味道,而凡是自我夸大的人总是在心理上存在某种压力,这几乎没有例外。在取经路上,猴子有什么心理问题?首先他已经不是“王”了,他是那个会念咒而傻乎乎的唐僧的徒弟;对他人用威严的腔调自称“外公”,其实是对这种不利地位的反抗,同时多少也给唐僧一点暗示。

    再一个就是,猴子虽然本事大,却是其貌不扬,容易被敌手轻视(当初在花果山时七魔王结拜兄弟,牛王为老大,猴王为老幺,多少与此有关),所以自尊心过敏。第21回黄风大王对他的观感,乃是“可怜,可怜!我只道是怎么样扳翻不倒的好汉,原来是这般一个骷髅的病鬼!”难怪他总是要占住“外公”的位置,因为那里有一种心理满足。

    或问:同样“称祖”,悟空为什么不做人家的“爷爷”而单挑个“外公”来做呢?这里面有点计较。其实悟空也曾自称“爷爷”来着,但那只是偶然为之,不肯坚持到底。盖在古人看来,爷孙的关系,在血缘的意义上过于亲密,责任上也有太多的牵连。召聚一群猴子猴孙也还无妨,弄些杂色的妖精做孙子,心里恐怕不太舒坦。

    外孙”不同,先有个“外”字罩在前头。依古代律法,就是犯罪连坐,已嫁的女儿也牵连不到其父母,何况外公呢。同样是占便宜,这个便宜要轻松些。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