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人际社交 » 活动社交 » 正文

明品生活网:传统的用途与滥用(2)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国学文化  作者:秋痕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一、以德配天(天人合德) 
   
  “以德配天”思想在《书经大全》卷八中有体现,所谓“故殷先王终以德配天而享国长久也”。所以周公经常用这样的思想告诫商朝的顽民“自成汤至于帝乙,罔不眀徳恤祀。亦惟天丕建,保乂有殷,殷王亦罔敢失帝,罔不配天其泽。在今后嗣王诞罔显于天,矧曰其有听念于先王勤家诞淫厥泆,罔顾于天显民祇,惟时上帝不保,降若玆大丧惟天不畀不眀厥徳,凡四方小大邦丧,罔非有辞于罚。”(《尚书•多士》)老臣召公则语重心长地叮咛年幼的成王:“王敬作所,不可不敬德。肆惟王其疾敬德。王其德之用,祈天永命。”(《尚书•召诰》)在儒教中天是“处高而听卑”(《通志》),是一个全知全能的存在,能够知晓人的行为的善恶,并能对人的善恶作出反应。人在实践中发现“天佑有德”,这就实现了天人的第一次合一;于是人开始努力地“以德配天”(天是至善的,所以人要向天无限地靠拢),这就实现了天人合一的第二步;天对于人的行为作出反应则是第三步;接下来天决定天子是续天永命还是转让有德,这样就完成了天人合一的全过程(最后一点是举帝王来说的)。所以,“圣人作易无非发明天人合一之道,故遂合天道人事而两拟其象,使知上下二语果能见得相通,道理果能通于卦德,果能不执于卦德,则天人合一之□当即在是。”(《周易函书约存》卷首中) 
   
  二、天人感应(同类相感) 
   
  “‘天人感应’观念源于现实中物与物的关联与感应现象。今天所见记载这类现象最早的文献,是《周易•文言传》:‘子曰: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睹。本乎天者亲上,本乎地者亲下,则各从其类也。’”[3] 董仲舒对天人感应作了全面的论述;“今平地注水,去燥就湿,均薪施火,去湿就燥。百物其去所与异,而从其所与同。故气同則会,声比則应,其验皦然也。试调琴瑟而错之,鼓其宫则他宫应之;鼔其商,而他商应之。五音比而自鸣。非有神,其数然也。美事召美类,恶事召恶类,类之相应而起也。如马鸣则马应之。帝王之將兴也,其美祥亦先见。其將亡也,妖孽亦先见。物故以类相召也。”(《春秋繁露•同类相动》)特别是最后几句是对“天垂象,见吉凶”(《易传》)的更详尽的描述。天人感应是天人合一的理论基础,因为董仲舒的天人感应是以同类相感为基础的,他通过天人相副把天和人真正地联系起来。“天以终岁之数成人之身,故小节三百六十六副日数也,大节十二分副月数也,内有五脏副五行数也,外有四肢副四时数也。”(同上)不仅如此,董仲舒还把天的全知全能也认为是一个和物与物相互感应一样的过程。这个过程的始点在人,人的行为有了善恶,通过气传到天上,引起上帝的反应。上帝的反应通过各种自然现象反应表现出来,人也必须通过观察各种自然现象去探测上帝的意志,去认识自己行为的善恶,这样也就完成了天人合一的过程。(《春秋繁露》)所以,“春秋其大用也,易象所阐乃天人合一之□,春秋所著乃天人感应之机。故言圣道者未有不体用流通而无间,天人合一而不分而可谓一以貫之者也。自夫以周易为占卜之书。”(《周易函书约存》卷首上)董仲舒的天人感应是天人交通的最基本的理论。 
   
  三、天道自然 
   
  “天道自然”先是老子提出的命题,其最著名的论述就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二十五章)。这里的“自然”是说,一个事件的发生,不是另一事件干预的结果,也不干预其他事件。道生了万物,但它对万物的态度是“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五十一章),老子的天道自然思想,明显是对传统观念的反叛。而在儒家那边,则是“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论语•阳货》)。但孔子似乎没有把天与自然事件的关系推广到天与人的关系。所以到了孟子,虽然认为“天不言”,但认为天“以行与事事之”。(《孟子•万章上》)天是一定要干预人的行动的。荀子在孔子之后,提出了“天行有常”命题,认为人间的吉凶祸福,与天无关。王弼最精辟地阐述了天道自然思想,所以他要求人们“明于天人之分”(《荀子•天论》)。何晏称赞王弼是“可与言天人之际乎!”这说明天道自然观念乃是儒教的一种新的天人之学。但是天道自然学说中关于天人之际的主张却始终没有被儒教的主流意识所接受。 
   
  四、天赋性理 
   
  先秦时,孟子的性善说是典型的天赋人性说。而依王充所说,人从天那里秉受的气,就形成了人的本性。因为人性天赋,所以,天道是自然无为的,人也应该自然无为。不然就是违背天意,是天的不肖子。在玄学家们则发展出了“天理自然”(向秀《难养生论》),“天理自然”乃是说人伦规范,是天之所赋,是人的自然本性。而后的宋明理学进一步发展为人的本性是天命,按照本性行事,就是遵循天命。“天者,理也”(《程氏遗书》卷十一),“性,即理也”(《中庸章句》),“尽心知性而知天”(《孟子集注》)。天赋性理说,就是天通过使人秉气赋予人以天理即仁义礼智本性并且按照去做,实现了遵循天命、侍奉天帝的宗教义务。所以,《读易大旨》卷三上也说:“性是人之所以成人纯亦不已者谓此天命之性也,此天人合一之源。” 
  通过对天人关系的考察我们大致摸清了天人合一的大意。笔者认为,我们要发掘天人合一的现代价值只能在对天人合一正确理解的基础上。其实我觉得造成以上我所列举的误解是不应该的,考察一下古代的背景我们就可以知道,古代是农耕文明,除了战争外,对自然鲜少破坏,所以,在人和自然的矛盾没有像现在这样被凸显出来。“从考古学角度证明中国的文明进程看做是连续性的,其特征之一是人与自然的关系是连续的,它们的和谐关系没有受到破坏。”[4] 这从侧面也可以看做是一个佐证。 (作者:娄正保 周芳 )
   
  [参考文献] 
  [1] 彭永捷.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儒家“天人合一”的哲学宗教基础[J].探索与争鸣,2001,(4). 
  [2] 刘蔚华.儒学与未来[M].济南:齐鲁书社,2002:310. 
  [3] 李 申.中国儒教论[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4:143. 
  [4] 张光直.美术、神话与祭祀[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2:1.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