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人际社交 » 活动社交 » 正文

明品生活网:当代孝观念淡化 年轻人"自顾不暇"也得扪心自问 (3)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山东商报  作者:秋痕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C  “顺民”元恶  “人子”摆脱个体卑贱的境遇
受时代限制,传统孝道自然带有浓重的封建色彩。继而导致一个冰冷的事实:孝,根本内容成了子孙对父母的绝对服从,孝文化走向极端化、专制化。君权、父权过度膨胀,继而“顺民”涌现,最终也埋下一个衰败的种子。在这个层面上,孝的消极意义被放大,成为道德枷锁。  

故而,到了近代,在新思潮冲击下,一直被奉若神明的孝道,成了舆论矛头所指。  

这也与时代背景密不可分。辛亥革命、五四运动以来,整个社会的活动主题就是民主科学、救亡图存。  

尤其自鸦片战争以来,一次次割地赔款、丧权辱国,使国人在西学东渐风潮下,对传统文化进行深刻反思乃至批判,其中自然包括对传统孝文化的批判。同时,西方文化的渐渐侵入,使民主、自由思想开始深入人心。  

清末民初,“人子”主体意识不断增强。传统孝道,被批为“制造顺民的大工厂”,吴虞曾发表《家庭制度为专制主义之根据论》一文,猛烈抨击封建家庭制度。他说,“孝教忠顺之事,皆利于尊贵长上,而不利于卑贱……”鲁迅、胡适等,也强烈反对封建礼教。  

而这对于“孝”,也是一个去粗取精的蜕变过程。过去的两千多年,既是“孝”被有力贯彻的过程,也是其内涵被禁锢、被扭曲的过程。在批判声潮中,孝道被注入新的诠释,开始转向“新型孝文化”。  

概括而言,就是人们的时代意识、社会意识逐渐增强,许多人能冲破家庭的牢笼和羁绊,站在时代前列,以天下和社会为己任,为民族尽其“大孝”。  

在这里,“孝”,重新成为民族凝聚力的精神基础。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