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道思维得 » 文说文话 » 正文

明品生活网:伪娘团为什么那么红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中国网  作者:秋痕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湖北武汉一群在校男学生创建“爱丽丝伪娘团”,由男生反串女生表演。据悉,舞团招新对团员要求严格,“腿要又细又长,个子不能太魁梧,脸要长得秀气俊俏。”伪娘团经过演出后,在高校里走红,商演接连不断,每人的出场费为500元。(4月9日《武汉晚报》)
当地大学的“伪娘团”从过去的默默无闻,到时下的被人热议和走红,从中可以看到当代大学生巧妙利用一些人的猎奇心理进而创造价值的敏锐眼光。从商业演出的结果和成果分析,有“伪娘”资源的男大学生,能够利用自身“特点”并达到实现价值的目的,实现“商演接连不断,每人出场费为500元”,无疑算是一种“成功”的标志。不过,这样的“商演不断”只会令人愈发担忧。
有“伪娘”潜质的男生,以伪娘装束走向舞台并获得不菲报酬,说明社会宽容度越来越高。另一方面却折射出男生与女生两者“边界”,在一些公众眼光中日趋模糊,这不是一种好现象。原本隐藏在“背阴面”的事物,可以公开化还能得到部分人群“喝彩”,只能说明一些人的精神需求已经出现了问题。“男人穿裙子”站在舞台上可以获得连连喝彩,真正的女人穿裙子站在舞台上反而没有“伪娘”更迷人,这不是一种“病态”又是什么。
“爱丽丝伪娘团”的走红,应包括两种原因。一种是有“市场”,部分人乐意看和喜欢看这类表演,其持有什么心理和心态笔者不想评价;另一种就是“伪娘”们本身有表演欲。在第二种原因中包括两类“伪娘”:一种是心理和性格是是完全正常的男生,正像一些大学生社团早就有之的“模仿秀”一样,玩一玩乐一乐顺便挣点学费,以后“该干嘛还干嘛”,如是此种则无伤大雅;另一种就是真“伪娘”。心理专家一针见血指出,一些“伪娘”本质属于扮异性症,是一种心理疾病,患者只有穿上异性的衣服才会得到满足,对青少年的心身发育影响极大,最终还会影响到今后的婚恋家庭等。并不排除在“爱丽丝伪娘团”,会存在一些“心理疾病式”式的伪娘,而一个“演出不断”和走红的“伪娘团”,对于他们心理疾病的改观、救治只会有反面作用。
“伪娘团”的走红,不仅会负面影响到“伪娘”本身,对于部分同样具有“伪娘”情结的青少年群体,其恶劣性和示范性不容低估。舞台上的走红、高额演出费的回报,无疑会进一步错乱有“心理疾病者”的内心判断,自我纠正纠错的动力会因为一个“走红”效应而抵销。演出不断的伪娘团,只会让更多的处于身心发育期的青年学生的跟风和模仿。所以,从“爱丽丝伪娘团”男生成员的角度,有必要审慎审视一下自已的癖好,审视一下究竟是“乐一乐”还是“真愿意”;而做为有责任感的社会公众,至少不应对“伪娘团”的走红再来一个推波助澜。
毕晓哲






 
关键词: 伪娘团 大众评述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