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道思维得 » 文说文话 » 正文

明品生活网:王艮:王阳明最英灵的学生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深圳商报  作者:Jina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记者在兴化采访完“扬州八怪”的领袖郑板桥,南下往泰州采访一个明代的奇人怪人,一个从小目不识丁,但自学成材,最后成为桃李满天下的大学者,泰州学派的创始人,此人名叫王艮。他没有秀才、举人、进士功名,却在明代官僚的世袭学术阵地中争得一席之地,成为王阳明学派的重要分支,和王畿同享声誉、并驾齐驱的大学者,为天下家境贫寒、无钱深造的穷苦人树立了一个光辉的榜样。当代穷苦人不用自暴自弃,自学同样可以改变命运,500多年前一个目不识丁的王艮可以做到,当代人更可以做到。
目不识丁行事奇特的怪人
泰州有座“崇儒祠”,是明代专门纪念王艮的寺院,相当于今天的纪念馆。记者进去仔细一考察,就发现王艮这个人真是不简单,又奇又怪又倔强,常人不敢想的奇事他能一一做到。明成化十九年(公元1483年),王艮生于在泰州安丰盐场的一个“灶户”家庭,是社会最低层的穷苦人。王艮从小就是一个“小灶丁”,帮父熬盐,无钱上学,不识一字,但他有不屈服于命运的顽强性格,行为奇特,一有机会就做出离经叛道的事来。
19岁那年,他随父在山东贩私盐,路经曲阜时拜谒孔夫子。孔子是中国儒家思想的创始人,尊为“万世师表”,其思想占有统治地位,地位之崇高无人能及。王艮拜谒了孔夫子之后,突发奇想,口出常人不敢说的“狂言”:“孔夫之是人也,我也是人也。”他不再贩私盐,立志要做一个受人尊敬的文化人、一个像孔夫子那样的“天下万世师表”。旁人看了暗中嘲笑,把他看作一个不自量力、狂妄无知、脑子进了水的狂人,说他白日做梦。王艮回到泰州不再烧灶熬盐,而是刻苦攻读《孝经》、《论语》、《大学》三书。他没有受过系统正规的学习,也没有名师专门指教,而是白日攻读,逢人求教,夜间闭门静思,默坐体会,夜以继日,不分寒暑,付出比书院学生多出几倍的努力和辛苦。几年下来,他学通儒家主要著作,居然聚众讲学,广收学生,成了当地小有名气的学者,简直是个奇迹。王艮从此进入上流社会,在泰州的声望大振,人人都另眼相看。
道人打扮从学王阳明八年
王艮在泰州为学生讲授儒学,地位如同今日大学的知名教授。到明正德十五年(公元1520年),江西吉安人、私塾老师黄文刚就说他的“格物”说与王阳明的“致良知”非常相似。这一评说给了王艮极大的触动,停止讲学,带着他9岁的二儿子王襞,前往南昌拜王阳明为师,这时王艮已经38岁。
王艮做事就是奇特,奇特到惊世骇俗,让人瞠目结舌。他坐船从泰州来到南昌,进城时换成一副道人打扮,怪模怪样。记者在《崇儒祠》见到这付尊容的画像,只见他头戴自制的方形“五常冠”,身着古人穿的长袍,脚下是一双麻鞋,双手合拢,执一笏板,加上王艮身材高大,满口是半文半白的孔孟语录,活像是一个复活的两千年前古人。王艮身后是他9岁儿子王襞,也是道人打扮。南昌市民从未见过如此怪人,围观王艮父子的人越来越多,水泄不通。王阳明接见了王艮,对他的怪模怪样并不在意,但俩人都是性格倔强、满腹经纶,一见面就互相争论,谈得极不愉快,言语间有唇枪舌剑之意。在“崇儒祠”记者见到这样一段对话的记录,反映了王艮独立思考从不苟从的性格。
王艮说:“昨天来到南昌,就梦见在此拜会先生。”
王阳明不以为然,说:“有真知之人不信梦幻之说。”
王艮反问道:“那么孔子何由梦见周公?”
王阳明一时语塞,说:“这是他人写的真知。”
两人互不相让,话不投机。王阳明接着说:“君子善思考,但不出其位。”
王艮说:“我一介草莽匹夫,而对尧舜君民之心,未尝一日敢忘。”
王阳明说:“舜独居深山,与鹿豕木石相伴,居住一生,快乐得忘了天下。”
王艮也不以为然,说:“那是因为有尧在上,舜才忘了天下。”
两人谈及“致良知”,王艮深为佩服地说:“你的学说简易直截,我所不及。”当即拜王阳明为师。第二天,王艮心中还有些不服,再次拜见王阳明,说:“昨日我考虑不周,就轻易拜你为师,今天还再论理一番。”王阳明非常大度,说:“好!有疑便疑,可信便信,不要勉强认同,我对你的态度非常高兴。”王艮与王阳明反复辩论,深知他的“格物说”远不及王阳明的“致良知说”,心悦诚服,于是执弟子礼拜王阳明为师。
坐蒲轮车一路北上讲学
王艮从学王阳明后大有长进,他继承了王阳明的“致良知”论,同时有所突破,嘉靖二年(公元1523年),王艮带着两个仆人,从浙江绍兴北上京师,一路传播自己的学说,行动更是别出心裁,怪异而有趣。他自制了一辆“蒲轮车”,一副道人打扮,头戴“五常冠”,身穿黑色长袍,坐在车上如古人复活,与常人迥然不同。记者在“崇儒祠”见到这种“蒲轮车”的复制品,“蒲轮车”形同北方农家的马拉车,两个木轮,车辕坚起四根木柱,柱子上再盖木板,可挡风雨。王艮在“蒲轮车”两侧挂起两行标语:“遵圣道,天地弗违,致良知,鬼神莫测。”王艮每到一地就聚众讲学,面向市井小民,公开宣传自己“百姓日用就是道”的主张,像个走江湖的演讲人,吸引了越来越多人的注意,每场讲课听众多达几百人。他讲学不辞辛苦,深山、野林、小巷、乡村无处不到,处处有他的足迹。
王阳明最英灵的学生
明嘉靖七年(公元1529年)王阳明病故,但他的学术薪火相传,后继有人,举大旗的就是王艮。王艮继承了王阳明的学术,开拓创新,创立了泰州学派,造就了一大批人才,其门广庭之盛,影响之大,在王阳明学术其他各派之上。在“崇儒祠”,记者看到一批宝贵的历史资料,王艮的子弟至五传共有487人,上有高中级官吏,下有市井平民、小商小贩,几乎来自社会各个阶层,来自全国18个省。王艮的子弟有的是高中状元,如泰州的林春是嘉靖11年的状元,另一子弟焦闳是明万历年间的状元;有的子弟中了进士官至高位,如陶望龄是明嘉靖年间的国子监祭酒(国立中央大学校长),赵吉贞是明嘉靖年间的吏部尚书;有的成了著名学者,如李贽是明著名哲学家,汤显祖是著名剧作家。入了泰州贤良寺。因此后人评说:“王阳明学生遍天下,唯有王艮最英灵。”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