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道思维得 » 文说文话 » 正文

明品生活网:北京人艺60年院庆随想:一个甲子的传奇与辉煌(1)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中国文化报  作者:Jina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2012年6月,北京人民艺术剧院迎来了其建院60周年的日子,关于它的一个甲子的传奇与辉煌的历史,已经有了大量的媒体报道和学术总结。曹禺、焦菊隐、赵起扬、欧阳山尊等的人格风范,他们建院之初的艺术梦想,剧院在时代风雨中的顽强奔突,一大批优秀艺术家的光彩夺目,一大批保留剧目的久演不衰,剧院的文化品格和艺术道路……无论从哪里落笔,都是写不尽的话题,说不完的业绩。
北京人艺的光环有多么耀眼?它的存在具有怎样的艺术魅力?我或许难以描述。但是可以举个小例子,从侧面加以佐证:数年前,有位戏剧学博士毕业后希望留在北京工作,几经努力却不能如愿,只好迁往外地,临行前,他遗憾地说,我以后都无法看到北京人艺的戏剧演出了,还怎么研究中国戏剧?在他内心深处,北京人艺即使无法涵盖中国戏剧的成绩,至少也是最重要、最典型、最具研究价值的成功案例。

诚然,北京人艺拥有自身的传统和优势。它是北京市委重点扶持的戏剧机构,是人文北京艺术特色的标志;它拥有雄厚的创作演出实力,建立了颇有规模的保留剧目轮换制,聚拢了一大批老中青优秀人才;单是一个首都剧场,就足以让所有关注中国话剧事业的人们,将目光凝聚在这里。因此,这里是现代艺术的殿堂,是中国戏剧的希望。

60年来,北京人艺以《雷雨》、《日出》、《北京人》、《龙须沟》、《茶馆》、《蔡文姬》、《丹心谱》、《绝对信号》、《小井胡同》、《狗儿爷涅槃》、《红白喜事》、《李白》、《万家灯火》、《白鹿原》、《窝头会馆》等富有当代意识和文化精神的剧作,从艺术的角度书写了民族的文化史、心灵史。此外,作为中国话剧的骄傲,它第一次走出国门演出《茶馆》,便被西方人誉为“东方舞台上的奇迹”;它第一次在改革开放的时代环境里探索小剧场戏剧,便使这一先锋性、探索性的艺术形式迅速普及;它第一次以开放的胸襟与国外艺术家精诚合作,便开启了新时期以来中外戏剧交流的先河……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