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道思维得 » 文说文话 » 正文

明品生活网:擦亮一个久违的古汉字余秋雨商丘论"商"道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新华社  作者:Jina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河南日报报道:与学者相约,听智者讲道。著名学者余秋雨日前在“2006国际华商文化节《华商有道》论坛”上谈古论今,以散文式的演讲风格讲述了商文化的形成、传承,以及与和谐中国的关系,并对中西方文明进行了精辟论述。 
    纵论“三商” 
    余秋雨说:“商丘的‘商’具有商族的商、商业的商和商人的商三重含义,在我看来,‘商’还是一个伟大的地名、伟大的朝代和伟大的职业。‘商’很长时间被中国主流文化所误会,这是非常不应该的。我们应该把它重新挖掘,重新斧正,重新擦亮。” 
    余秋雨说,在公元前21世纪,中华民族刚刚进入文明时代就懂得进行商业活动了。《诗经》中“氓之蚩蚩,抱布贸丝”的文字生动地刻画了早期的中华“商人”的形象,这说明中华民族的文明较之其他文明更成熟。公元前5世纪,全世界涌现出了许多伟大的思想家,欧洲的思想家在爱琴海旁思考着人与自然的关系,印度的思想家在恒河畔思考着人与神的关系,而中国的思想家如孔子则在黄河边思考着人与人的关系,他们合在一起就是整个人类文化成熟的标志。 
    “在中国,由于重农轻商的文化传统,使得千百年来商人、商业这一文化资源被忽视,创造了巨大财富的商人没有受到文化人的关注,巨大的财富与巨大的寂寞给商人带来了巨大的心理落差。中国商人为社会进步带来了巨大的贡献,却承受着很多误解、委屈和辛酸。文化上的不支持,使商业一直处于不正统的地位,这是我们中华文明的一大缺憾。”余秋雨说,“不是我们自己把‘商’字擦亮了,而是中国社会几千年的风霜血泪把‘商’字擦亮了。如今我们应当大大方方地把‘商’字竖在街头,立在心中。” 
    中华文明延续的三大原因 
    在进行中西方文明对比时,余秋雨谈到了中华文明绵延不绝的原因。他说,除了统一而延续永远的文字系统外,中国人内心深处的三个“不喜欢”是中华文明延续到今天的重要原因—— 
    “一是中华民族不喜欢远征。这主要是因为中华文明的主体部分在本质上是农耕文明,讲究聚族而居,代代相传。这种思维方式与海洋文明和游牧文明全然不同,后二者强调冒险、进取,前者则主张防守、和平。很多军事远征必然遭到历史的报复,而中国则为文明的延续保留了实力。”“二是中华民族不喜欢极端。”余秋雨说,“以中庸之道为核心的思想使中国人很早就掌握了弹性哲学,它对许多社会现象保持着一种宽容的接纳。世界不是纯白也不是纯黑,还有辽阔的灰色地带,这个思维方式很重要,避免了许多不应该的互相伤害。” 
    “三是中华民族不喜欢无序。有序的代价是使得整个国家比较保守,不太自由,但却能很好的保证思想的延续,儒家经典被千万人背诵濡养达1300年之久;秦代统一了文字、度量衡,建立的郡县制、户籍制到现在还在沿用,这都是相当惊人的事件。” 
    余秋雨最后感慨地说:“中华文化在其他古老文明一一逝去的情况下跌跌撞撞走到今天,十分不易。她在无奈中淡漠了商业。如今她可以摆脱无奈,呼唤人们对商业、商人以及商文化认识的回归,一起擦亮‘商’这个被淡薄的古汉字。”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