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道思维得 » 文说文话 » 正文

明品生活网:文化也是重要的生产力 让GDP更"绿"更好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秋痕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提到推动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人们往往首先想到科技。新中国成立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得到高度重视。我国先后提出了“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等重大发展战略,科技逐步成为经济增长最主要的助推器。应当看到,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阶段性。2011年,我国人均GDP超过5000美元,迈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任务。这就要求我们在传统助推力量的基础上,寻求新的经济发展动力。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大战略任务,进一步强调了文化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国际情况也充分表明,当今时代,文化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
文化与科技是一对孪生兄弟。如果从源头追溯,科技本身就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同根同源。从相互关系来看,文化与科技相辅相成:文化产业的发展离不开科技的支撑和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和生产效率的提高离不开文化的促进和制度的保障。比如,知识产权制度的建立就是科技与文化相互促进的产物,它不仅有利于对科技成果的保护和推广,也丰富了人类制度文明的成果。从经济发展的动力来看,“一车两轮”或“一鸟双翼”显然要比科技单打独斗更为完美。
文化包括国民素质、价值观念、民族精神和国民凝聚力等,是国家软实力的核心要素,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说经济是物质文明的基础,那么文化就是精神文明的基础。物质文明的发展离不开精神文明的支撑,经济发展需要文化的推动。
文化可以有效提升经济发展质量。文化能够通过塑造国民价值观、提高国民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等方式,对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提升GDP的“含金量”作出重要贡献。近年来,我国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积极倡导“绿色GDP”,其核心就是通过树立和践行生态文明理念,降低GDP中环境污染、自然资源退化等带来的经济损失,使GDP更“绿”更好,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文化可以有效提升产品档次。一些传统行业通过全新的文化创意,使“百年老店”焕发了新的活力;许多工农业产品通过融入文化元素,大大提高了产品的档次和附加值。从“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到“经济荡舟、文化添彩”,文化正从新的层面推动经济蓬勃发展。
近年来,我国文化事业不断发展、文化产业增加值在GDP总量中的比重逐年提高。然而,与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到GDP总量20%以上的份额相比,我国文化产业发展还有巨大空间。特别是随着经济、科技与文化的不断融合,文化产业将逐步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因此,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新目标、新要求,不断做强做大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充分发挥文化对经济的促进与提升作用,不仅意义重大,而且前景广阔。(郑彦)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