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道思维得 » 嘻嘻熙熙 » 正文

明品生活网:专家:展示伤残者非艺术,街头艺人需和城市环境匹配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成都商报   作者:秋痕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如何界定街头艺人和乞讨者? 
  A
  2008年上海戏剧学院教授罗怀臻,在上海市人代会上提出了关于制订上海市《上海市城市街头艺人管理条例》的议案,在议案中,罗怀臻认为:要用宽容、鼓励、支持的态度去对待街头艺人。
  白岩松:您是怎么看待最初只是8个街头的艺人上岗了,比您期待的多,还是少还是怎么样? 
  罗怀臻:看起来8个,其实它是一个破冰,也是一个首创,我觉得有限度的尝试,逐渐让市民熟悉,这个还是需要一个过程,所以8个人我觉得也还是可以的。
  白岩松:你有没有看这8个人的表演?
  罗怀臻:我不仅也看了,我也和这些艺人私下有接触,总的感觉,就是市民对他们没有排斥感,欢迎比较多,另外艺人也没有被歧视的感觉,他们觉得表演也比较自由,也比较自如,甚至于他们的收入也符合他们的预期,应该说到现在为止我们还没有发现,我们所担心的,比如扰民,比如影响到交通,比如说市民会否反感,至少到目前还没有发现这个情况,所以运行的非常良好。
  白岩松:我相信全国很多城市也在关注上海这样的举动,但我们怎么来界定他是街头艺人,而不是一个乞讨者?
  罗怀臻:是,因为我们的确要把两类在街头上卖艺的人区别开来,一类是我们偶尔还是能看到的,以展示伤残、疾病、冤屈、这个为目的,实际上用了一些很粗糙的表演手段作为吸引行人的吆喝,这类的确不能给我们带来美感,这类人应该进入城市,对弱势人群的救助系统,而不能把他们看为街头艺术和街头艺人,而我们所期待的这种街头艺人,是和城市的环境,城市的品味,城市的这种凭吊相匹配的一道城市的风景。
  白岩松:还有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就是现在看来还比较谨慎,上海毕竟是试点,这个证只有1个月的期限,一个月之后您觉得是减少人还是扩充人?
  罗怀臻:我觉得实验的效果它是最好的说明,到目前为止他实验的很好,也许我是乐观,我相信他们可以继续表演下去,我也相信人数会慢慢的扩大,这是仅从上海而言,我相信上海的这个破冰之旅,他对全国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白岩松:也有人会提出疑问,这种办证的权利要不要进一步下放?
  罗怀臻:办证,我觉得是一个形式,也是一个手段,就是城市管理者当然要对城市流动的这些人有一种管理措施。
  B
  在英国街头艺人要考执照,美国街头艺人也要取得合法的牌照(但是如果是半乞讨的话,反而不需要任何批准),澳大利亚是要警察登记其身份,重要的是要收税。街头艺人持证上岗在中国是否有进一步扩散和示范的作用,中国人民大学文化创意产业研究所所长金元浦有他的看法。
  白岩松:您觉得其他的很多城市,要不要很快学上海,包括上海自己也应该学自己的试点?
  金元浦:在我看来,对于有些特大性的城市这些问题确实需要解决的,我们也可能进一步和世界各国城市的发展街头艺人的文艺形式结合在一起,我觉得这是非常好的,不过有问题:我们如何分类,如何确定哪些是属于我们有技能的,为我们市民所熟悉的这种街头艺术,那么还有一部分,一批像乞讨的这些人,还有一些弱势群体的一些人,他们通过这样一种方式吸引人,但会给社会带来不好的影响。这样的人是不能给证。
  白岩松:这个办证的权利应该交给谁?
  金元浦:我的意见,对于街头艺术我们进行的是一种底线思维,我们叫做负面清单,他哪些事不能做,在这个不能做的基础上,我们还是希望我们的文化具有一种多样性,我们在各种不同的层次上,尤其是有各自独特的能力的这一批人要让他们展示自己的才华,西单女孩等街头艺人已经走上了自己的演艺之路。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