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人际社交 » 访谈大观园 » 正文

明品生活网:古建筑应该如何修葺?保留原本风味应有严格论证 (1)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北京晨报  作者:秋痕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雕梁画栋、斗角勾心、飞檐夹脊……这些词语,勾画出一个富于诗意而且文化意味深远的中国古建筑群像。
随着保护文化遗产、弘扬传统文化的观念逐渐深入,各地修葺古建筑,乃至新盖仿古建筑的风潮越来越大,不仅作为公共遗产的文物古建兴起大规模修葺的潮流,个人翻修古屋、兴建仿古建筑也逐渐成为热潮。

然而随着古建翻修的热潮,各种争议也从未断绝,许多修葺行为被批评为破坏文化,而非保护文化,新建的仿古建筑也往往换不来一声赞叹,粗糙的仿古外形下的钢筋水泥结构,则成为“伪古董”。

那么,古建筑究竟应该如何修葺?仿古建筑又应不应该兴建?对此,中国社科院哲学研究所美学研究室研究员章建刚说:“古建筑的修葺当然应该,但是最重要的是,应该是什么样的原则去修葺,这其中涉及非常多的技术问题、意识问题,如何保留古建筑的原本风味、文化内涵,都需要严格的论证和标准。”

修葺从未断

北京晨报:这些年来,古建翻修现象越来越多,但是争议也越来越多,您如何看待这种现象?

章建刚:古建翻修主要的问题,就是大的原则应该怎么定。首先,古建的原样保护是第一位的,不能随便翻新,特别是遗产性的古建筑,最重要的是保持原来的风貌,不仅是外观上,里面的格局也要保持。这是非常复杂的问题,涉及的因素很多,所以翻修起来特别困难,不注意这些,就容易引起争议。

北京晨报:都有哪些困难?

章建刚:中国的古建筑,主要以木结构为主,许多建筑本身历史悠久,在漫长的时间里也是多次翻修,大修小修不断,各个时间翻修的特点也不同,甚至有时候翻修出来的建筑已经与原建筑有了非常大的区别。所以翻修古建的问题并非今天才有。

在今天来说,原样保护已经成为一种共识,但是如何原样保护呢?这涉及技术问题。首先是历史的问题,很多古建筑说是建于什么年代,但实际上经过历史上多次翻修之后,今天我们看见的究竟是什么年代的?是原本初建时的样子,还是后来翻修之后的样子?很难界定。其次是技术和原材料的问题,建筑技术、原材料一直都在发展变化,如果要大修,新的技术是否还能延续原本的建筑结构、承重力如何等,都需要仔细计算。比如说大修,古建筑大修有“落架大修”,因为古建筑大多是以几根柱子承重,上面是一个顶盖。“落架大修”就是把整个顶部拿下来修葺,但是如果顶部使用的钢筋水泥,原本木头的柱子还能承受吗?

北京晨报:除了技术上的难题,还有其他需要注意的地方吗?比如说文化韵味等。

章建刚:这其实也是常见的困难,古人的建筑大多没有图纸、技术数据等留下,很多时候,翻修常会依据一些传说,或是描写这个建筑的诗文等,我们都知道,文学作品往往有修饰和夸大的地方,因此修出来的建筑,和原本的就会大不相同。比如说全国有很多座铜殿,都说是根据武当山铜殿修建,但因为没有图纸,大多都是根据人的观察和印象去修,结果就是每个铜殿都不相同。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