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道思维得 » 文说文话 » 正文

明品生活网:小学生也遭"富二代夺爱" 是谁打碎了童年?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千龙网  作者:秋痕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这不是一个笑话。上小学二年级的儿子写情书向心仪女生告白,没想到情书被撕了,理由是“××送了我一部iPhone4s,我决定跟他在一起”。儿子回家后痛哭:“我失恋了。”汉口的罗先生说,家人都蒙了:才读小学的儿子知道谈恋爱了?(12月3日《楚天金报》)
在这个令人哭笑不得的新闻里,我们可以有多个解读的向度。有人会感叹现在的小孩儿不得了,这么早就知道恋爱;有人会从儿童教育的视角关切,该如何防止和解决小学生早恋问题;有人会从贫富差距的角度分析,感叹贫富差距的代际传递,反思该如何打破这种硬化的阶层架构。然而,我关切的,或者说在笑过之后伤感的,是童年的消逝。现在的孩子为什么没有了童年,是什么让孩子如此早早的成人化,是谁造就了“一个没有童年的时代”?
其实,罗先生的遭遇,很多家长可能感同身受。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现在的孩子很幸福,因为大多数孩子都生活的衣食无忧,物质生活很丰富。但同时,我们的孩子又很寂寞,在高楼大厦的水泥森林中,在人际关系冷漠的都市里,现在的孩子都很孤单。没有了记忆中的荷塘,没有了一起光屁股下河抓鱼、玩泥巴的伙伴,没有了带来无数乐趣的玻璃球,没有了庄稼地里烧地瓜、烧蚂蚱吃的场景。有的,只是网络,是电子游戏,是电视电脑,这些电子化的东西,这些正在兴起的新媒介环境,在同一时间向每个人提供着同样的信息,在潜移默化中侵蚀了童年和成年的分界线。
关于这个现象,美国著名媒体文化研究者和批评家、《娱乐至死》的作者尼尔·波兹曼,在其《童年的消逝》的著作里,有过非常清晰的论述。波兹曼运用他对心理学、历史学、语义学等方面的深刻见解以及常识,非常有说服力地阐述了一个触目惊心而且颇具独创的论题,即现代传媒影响使童年过早“消逝”。他认为,儿童的天真无邪、可塑性和好奇心逐渐退化,然后扭曲成“伪成人”化。在尼尔·波兹曼看来,童年的诞生,是因为新的印刷媒介在儿童和成人之间强加了一些分界线,而在电视之类媒体的猛烈攻击下分界线变得越来越模糊,成人的性秘密和暴力问题转变为娱乐,新闻和广告定位在10岁孩子的智力水平。
也正是在这样一种境况之下,我们在车展上看到了低龄化的“儿童车模”,我们培养了成人化、官样十足的“五道杠少年”,我们的孩子们很小就会唱“妹妹你坐船头,哥哥在岸上走”的情歌,我们的孩子们在学校里比爸爸妈妈的官大不大、车子好不好等等,不一而足。童年,正在消逝。成人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正以无孔不入、无可抵挡的态势,野蛮入侵儿童的心灵和生活。
在这样一种境况之下,8岁小学生向父母哭诉被富二代夺爱,情书不敌iPhone的闹剧,又有什么不可理解?
童年的消逝,让孩子失去了这个年纪应有的童真和童趣,让大人无地自容却无可奈何。我们不禁要问:到底谁造就了“一个没有童年的时代”?是什么让孩子越来越成人化?也许,正如尼尔·波兹曼所说,毁掉我们的,不是我们所憎恨的东西,而恰恰是我们所热爱的东西。而拯救的希望,也许就在于人类不断的自我反省之中,在于认真聆听尼尔·波兹曼式的警世危言之中。(石敬涛)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