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道思维得 » 考古联想 » 正文

明品生活网:社科院专家:曹操墓的六大考古学证明(2)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人民网(北京)  作者:Jina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5.其他出土旁证遗物 

      在西高穴村以东14公里为曹魏都城——邺城遗址。20世纪80年代以来进行的考古勘探、发掘工作,基本探明了邺城遗址的范围、布局形制。根据中国古代帝王陵墓埋葬规律,一般帝王陵墓安排在帝王都城附近,如商代晚期都城——殷墟的王陵区在殷墟西北部的西北岗一带,春秋时代秦国都城雍城的附近有在此执政的秦公陵,战国时代秦咸阳城西北部有秦王陵,西汉一代9座帝陵埋葬在汉长安城北部,唐十八陵在唐长安城以北的“北山”一带东西排列着;朱元璋以南京为都城,去世之后葬于南京。明十三陵是在北京当皇帝的帝陵。曹操以邺城为王都,作为“魏王”的曹操陵墓理应埋葬于邺城附近。曹魏邺城的“魏王”只有曹操,邺城作为东汉晚期曹操的王都,这里东汉晚期的王陵则非曹操莫属,其他王陵不可能在此。

      1998年,西高穴村村民徐玉超在村西取土时,发现了后赵建武十一年大仆卿驸马都尉鲁潜墓志,志文记载:鲁潜“墓在高决桥陌西行一千四百廿步,南下去陌一百七十步,故魏武帝陵相比较西行四十三步,北迴至墓明堂二百五十步”。墓志上述文字记载锁定魏武帝高陵就在西高穴村。西高穴村发现的东汉时代晚期曹操墓与鲁潜墓志互为佐证。

      6.文献记载与考古发现遗存的对应关系

      《三国志·魏书·武帝纪》载:曹操于建安二十三年六月在“西门豹祠西原上为寿陵,因高为基,不封不树”。西门豹祠遗址在今河南省安阳县安丰乡丰乐镇,遗址地面常有东汉、北朝时期的砖瓦残块发现。《水经注》又载:“西门豹祠东侧有碑,隐起文字,祠堂东头石柱,勒铭曰:赵建武中所修也。”该石柱现存于临漳县文物保管所。西高穴村在西门豹祠遗址以西7公里,西高穴二号墓所处地势高亢,地面没有发现封土遗存。古代帝王陵墓的“薄葬”,历来将“不封不树”作为十分重要的内容,西高穴二号墓就是一座东汉时代末期具有王陵形制与规格的“不封不树”的墓葬。

      唐代《元和郡县制》记载:“魏武帝西陵在县(唐代邺县,即魏晋时期邺城故址)西三十里。” 西高穴村东距邺城遗址15公里。

      西高穴二号墓的地望与上述文献记载的方位是一致的。

      《三国志·魏书·武帝纪》记载:建安二十二年“天子进公爵为魏王”。又载:建安二十五年“王(曹操)崩于洛阳。……谥曰武王。二月丁卯,葬高陵”。西高穴二号墓出土的有“魏武王常所用”石牌,其称谓与上述文献记载是相同的。

      从以上所述可以认为,西高穴二号墓就是曹操墓,前面提出的所有证据是一个完整而又相互佐证的证据链。曹操作为魏王,王都在邺城,曹魏邺城的魏王只有曹操,曹操去世之后只能葬于邺城附近,曹操的陵墓只能是东汉时代晚期的,其墓葬形制规格应该与东汉晚期至三国时代的“王陵”形制规格是一致的,东汉时代晚期的“魏武王”只能是曹操的“谥号”,西高穴二号墓具备了上述证据链中的所有方面,因此我认为西高穴二号墓就是曹操墓。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历史研究》编委)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