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道思维得 » 考古联想 » 正文

明品生活网:成绵高速现16处遗址墓群 出土陶罐装满不明液体(2)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华西都市报》  作者:Jina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汉、唐、宋、明、清…… 

古墓叠成“楼” 历代古人住起“上下铺”


3000年前 

为何打碎陶片堆起来? 

昨日上午,在彭州致和镇万家村三组,一片农田中整齐地分布着几排棋盘一样的考古发掘探方,在这些探方中,考古人员发现了大量的碎陶片。考古发掘现场负责人索德浩说,这里是一处商周时期的遗址,面积在400平方米左右,“这里的陶片堆积厚达四五十厘米,堆积面积又这么大,不像是当时人们堆放垃圾的灰坑,似乎是有人刻意将陶器打碎后堆放在一起。而在差不多同时代的金沙遗址,我们也发现了类似的陶片堆积。”索德浩怀疑,3000年前的古蜀人将陶器碎片堆放在一起是“另有用途,也许是一种神秘习俗”。 

历代古人 

住进一个“古墓公寓” 

彭州市三界镇红家村十四组一小水沟附近,4个大土包由西向东排列,成绵高速公路复线穿过最西面的一个土包,当地村民称之为“红豆树土包”。在当地村民看来,这些长着大片灌木和杂草的土包与其他小山包没有多大差别。多年取土、堆放石头,土包被破坏得非常严重,平面已呈不规则的椭圆形。 

考古人员在对土墩进行考古调查时,发现了青灰色的墓砖,经钻探,考古人员发现这几个土墩里面竟然“包藏”着大量的墓葬。在发掘过程中,考古人员从土包的最上层由浅及深,先后发现了清、明、宋、唐、汉等各个时期的古墓,由于破坏严重,这些古墓给我们留下的宝贝并不多。然而在土包的最下层,发现了三座保存完整的土坑墓,里面有精美的青铜器和陶器。 

经过分析,考古人员发现这4个土墩实际上是古人修建墓葬时一层层累积而成的。汉代人在最下层,下葬后在墓上夯筑了封土堆;而唐代人又在封土堆上建墓,再建封土堆……这样后人“踩”在前人的肩膀建墓,土包越垒越高,直到明清时期。从剖面上看,土墩从下到上,重重叠叠,盖成了一座“楼”,而历代墓主人俨然住进了“多层古墓公寓”,成了“上下铺”的邻居,而这也是一部延续两千多年、浓缩了的成都平原丧葬文化史。  

一块青砖 

揭开一个南朝墓群 

新都区清流镇界牌村九组的高家院子附近有一个土包,由于早年取土烧砖,土包几乎破坏殆尽。考古人员在农田、果园和竹林中,发现了大量装饰有几何图案和花纹的墓砖。当地村民不知这些墓砖的身价,经常就地取材用它们砌墙,修猪圈。  

考古人员在一块长38厘米、宽19厘米的砖上,发现了“天监九年”的字样。天监是南朝梁武帝萧衍的第一个年号,考古人员断定这里是一处南朝墓群,面积在800平方米左右。“南朝墓地在成都乃至四川都十分罕见,现在能发现有明确纪年的铭文砖,更是难得。”考古人员说,“它将为区分汉墓、晋墓、南朝墓提供重要的标尺。” 

“南朝墓群是我们此次发掘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最值得期待。”索德浩说,由于墓地上的建筑还没有完全拆除,南朝墓群的发掘工作还有待开始。(成都商报 郭庄 黄修眉)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