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道思维得 » 文说文话 » 正文

明品生活网:评论:景区票价乱象急需“顶层设计”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大河报  作者:秋痕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鞠实
  清明小长假在即,计划出游的人们开始增多,一些旅游景区门票价格酝酿上涨。3月23日,国家旅游局表示将推进景区门票价格改革。对此,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主任宋瑞表示,要达到预期效果,旅游部门还需对不同类型的景区门票定价制度做出系统性安排。(据中新网)
  景区门票“闻节涨价”、“趁节涨价”等早已让人审丑疲劳、悲叹奈何,但又没有停歇的迹象。原因固然很多,但主要是景区门票价格管理制度出了问题。
  目前,我国大多数景区门票的价格实行的是以省为单位、省级统筹协调下的省、市、县三级定价管理模式,缺少全国统一部署。这样,全国30多个省市区就有30多个景区门票价格管理办法或规定,不可避免地要出现门票涨价乱象。
  首先,涨价时间节点不统一。国家虽规定同一门票价格上调频率不得低于3年,但具体什么时间可涨或不可涨各地并没统一规定。如上海、浙江规定,实行政府指导价管理的门票价格,应当在调价前半年向社会公布,法定节假日期间及之前1个月内,一律不得以任何形式提高游览参观点门票价格,而江苏等则基本没有这方面的规定。因涨价节点没有限制,趁节涨价现象频发,形成许多景区事实上的趁节打劫。
  其次,涨价幅度规定不统一。虽然按照国家规定,50元以下的不超过原票价35%;50元至100元的(含50元)不超过原票价30%;100元至200元的(含100元)不超过原票价25%;200元以上的(含200元)不超过原票价15%。这个调价幅度很高了,但因新老景点最初定价不一样,故有的用足政策,有的在规定幅度内适当调涨,给人乱作一团粥的感觉。
  再次,调价程序不统一甚至不透明。有的地方明确规定景区门票涨价必须经过听证,并明确听证代表选拔等规定;而有的省份相关规定则很不明确。如安徽对游览参观点(景区)门票价格进行制定和调整,但如何听证则只字未提。
  此外,旅游景区票价都依据哪些因素,比如景区类型、景区级别、景区知名度、经营成本等确定,各地也没有统一明确的规定和规范,很大程度上也都是靠各省价格部门等自行揣摩和掌握,制定出来的门票价格可能是千差万别,非常凌乱。
  于是,各地景区一到节假日就票价涨声四起,乱象频仍,普遍贵过外国,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一个严重的顶层制度设计缺失和监管问题。因此,对于景区涨价乱象,呼吁国家层面尽快出台相关景区门票价格管理制度,这才能形成全国较为统一的景区门票定价制度,进行有效管理,化解全国景区门票涨价乱象。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