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人际社交 » 焦点大观园 » 正文

明品生活网:日本第一位敢于揭露侵华日军真相的记者本多胜一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扬子晚报  作者:汀滢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今日,纪念南京大屠杀7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召开。记者了解到,此次来宁参加学术研讨会的嘉宾中,有多位人士颇为引人注目。昨天下午本报记者独家专访到第一个揭露侵华日军真相的日本记者本多胜一和加拿大抗日战争史实维护会的共同主席列国远。
不少日本人仍缺乏责任感
本多胜一在日本国内赫赫有名,他是日本第一位站出来,全面采访、全面揭露日军侵华罪行的记者,此次来南京,是应邀参加纪念南京大屠杀70周年学术讨论会的。据悉,本多胜一将作重要发言,演讲的主题就是“我为什么要报道南京大屠杀”。
这位谦虚的日本老人告诉记者,他第一次来中国是1971年,此次来南京已经是第6次了,其中前4次都是为了采访调查中国被日军侵华施暴的受害者。通过这些幸存者的讲述,他了解到了历史的真相。回国后,他将自己记录日军暴行的情况,发表在了他所供职的《朝日新闻》上。
不少缺乏历史责任感的日本人,至今不愿正视侵华战争。他说,过去几年里,日本先后发生了几起日本右翼分子企图否定历史的诉讼案,诸如“李秀英名誉损害事件”、“百人斩事件”、“夏淑琴名誉侵害事件”等。这几起诉讼虽然以右翼分子失败而告终,但发生诉讼这样的事本身就说明了一部分日本人不负责任和思考力浅薄,从中还可看出媒体水平的低下和学者、知识分子的无能。
来中国调查是为了反思
本多胜一对于南京大屠杀史的重新认识也是来自于一场战争。当年越南战争期间,本多胜一作为《朝日新闻》的特派记者,在越南前线采访报道。他亲眼目睹了很多美军士兵“干坏事”,越南平民受害者悲惨境况刺激了他,本多胜一联想到日军侵华战争,并由此萌生要来中国调查一番的想法。
1971年,本多胜一跟随一个日本旅行团来到中国,第一站是东北,他采访了三四个幸存者,第一次了解到了曾经日军暴行的真相。随后他又来到了南京,和多位大屠杀幸存者接触之后,本多胜一愈加震惊,想要继续采访,但旅行的日子已经到期了。
此后1983年、1984年、1987年他又三次来宁取材,以确凿的事实写成了《通向南京之路》一书,以翔实的资料把那惨绝人寰的一幕幕展现出来。
本多胜一也由此成为日本第一个全面报道南京大屠杀真相的记者。此后,本多胜一又在详细调查取证的基础之上,先后写成了《中国之旅》、《在中国的日本军》等畅销书,最新的著作是上个月在日本国内出版的,书名叫《南京大屠杀与日本现在》,以引导日本人更深入地了解、反思南京大屠杀史实。
我是对日本真正的好
本多胜一告诉记者,他的报道在《朝日新闻》上发表之后,读者给他的信件“如雪片般飞来”,有好几大箱子。这些来信中,有九成是赞扬,读者很震惊于他所揭露的事实,并支持他的工作;但还有一成读者对其进行辱骂和威胁,更有一些右翼分子找到他家中,威胁他的家人。
记者了解到,最终本多胜一的家人忍受不了这种生活而搬家,他的孩子也被迫转学。在新的学校里,孩子为了安全,姓也改成了他妻子的姓。直到如今,他家的地址对外还是保密的。在诸如演讲等公开场合,本多胜一为了自身安全,也是戴着假发和墨镜出现。
“如此大的压力之下,你想过放弃吗?”记者问道。本多胜一微微一笑:“他们越这样我越要继续!”他表示,右翼分子都是些愚蠢的家伙。他们骂人是卖国贼,其实他们才是真正的卖国贼,他们损害日本形象,将日本孤立于整个亚洲之外,最终有可能因此毁灭日本。
“因此,我的工作不只是为中国,更是为了日本。”本多胜一说,右翼分子的活跃愈加说明问题的严重性,这也使得他认为自己工作的必要,“只有正视历史,走和平道路,才是对日本真正的好”。
好记者就是我这样
在众多身份当中,本多胜一最在意的还是自己记者的身份。
当记者问道“什么样的记者是好记者”时,一直谦虚绅士的本多胜一突然笑了起来。经翻译解释,原来他的答案是“我这样!”本多胜一很以自己的职业和他在这个职业上的表现为傲。他表示,对于一个记者而言,客观和真实是摆在第一位的,坚持这一点并不轻松,但他庆幸自己这几十年来一直都在这样做。
“媒体水平低下,”作为前辈,他还批评了时下日本一些媒体记者的表现。当记者将此次来宁采访的不少日本记者的关注点反馈给这位老人时,这位知名记者表情变得严肃,他说,过分纠缠于南京大屠杀的杀害人数、某张照片是否真实等问题,其实是对历史事实的回避与亵渎,南京大屠杀已是铁板钉钉的事实。
“我会去关注这些幸存者的证言和经历。”本多胜一告诉记者,此次来南京他的最主要任务还是调查,学术研讨会、仪式等倒是次要的。
列国远:一个人可以改变历史
列国远的身份是加拿大抗日战争史实维护会共同主席。近几年来,这个组织备受国际媒体关注,他们不仅在加拿大出版了有关日军侵华史的教材,还筹资拍摄了电影《张纯如》以及推进加拿大国会通过谴责日本制造慰安妇案。这个组织究竟是什么样的组织?他们缘何不遗余力组织这些活动?昨日下午,列国远女士向本报记者娓娓道来。
让更多人知道大屠杀
昨日下午,记者在宾馆见到列国远时,在其面前的桌子上摆着几本书。列国远介绍,这就是他们在加拿大出版的历史教材,其中最新一本上个月才推出。记者看到,教材名叫“1931-1945亚太地区的人权状况”,三本教材是同一主题。列国远介绍,这些教材主要给加拿大高中阶段的学生使用。
记者了解到,为了让学生学习不致枯燥,他们还出版一盘光碟,让日本侵略战争的四个幸存者讲述历史。
据介绍,第一本教材2001年出版,最先被推荐给加拿大卑诗省高二、高三年级的教师。2003年,这本教材又出版了一个法文版,教材也在更大范围内被推广。
“不少学生第一次接触到了南京大屠杀史。”列国远介绍,很多加拿大学生读过教材之后,感到的是震惊,由此对日本一些人士不道歉、不赔偿、抵赖的行为非常的愤慨。他们中的一些人甚至写信给日本的议会,呼吁他们承担责任。
“现在,我们已开始和犹太人大屠杀教育中心等机构合作,出版并推广这套教材,我们希望北美的孩子都能接触到这本书。”列国远说。
为了让暴行不再发生
加拿大抗日战争史实维护会成立于1997年,最开始协会主要在加拿大进行社区教育,举办一些图片展览、论坛会议等。但后来列国远等人想到,这种教育假如可以在学校教育植根,就可以深化、一直推广下去。“因为我们是义工么,总有一天要退休,而教材在我们退休之后仍然可以用。”
有了这个想法之后,列国远找到了加拿大卑诗省的教育部门,游说出版有关日军侵华史的教材。“通过教材,我们都知道纳粹大屠杀,那为何亚洲大浩劫(日军发动侵略战争)就不可以呢?”最终,该省教育部门被说服,于是组织了一个编写组,教育部门的官员负责协调,两所历史大学的历史系教授、十多名高中历史教师等开始编纂。
“编写组里就有一个日本人”,列国远介绍道,教材强调客观,把日本的立场也放了进去,让学生们自己去判断。
我曾中过奴化教育的毒
“我以前也不知道南京大屠杀。”当被记者问到动机时,列国远介绍。
列国远出生在香港,因为当时当局奴化教育的原因,教科书里不仅没有南京大屠杀的介绍,身边人对南京大屠杀的了解也不多,“只是听说打仗死了很多人”——打仗和侵略显然是两回事。后来去了加拿大之后,1996年,列国远无意中接触到了一本美国出版的“南京大屠杀历史图片册”,画册内400多张图片让列国远第一次直观了解到了残暴的南京大屠杀,日本军人灭绝人性的“杀人为乐”和对女性的侮辱,让她无法接受,由此她萌生了成立抗日战争史实维护会的想法。
一个人可改变历史
今年是南京大屠杀70周年,也是加拿大史维会成立10周年。在列国远的记忆中,最满意的还是推动加拿大国会通过慰安妇案。
“今年3月,我们开始推动这项议案。”列国远介绍,自此他们开始了对国会议员的游说,发起签名运动、还在报纸上登广告,呼吁更多人的关注。“根据加拿大国会的规则,假如304个议员有一个投反对票,议案就不可以通过。”列国远介绍,当时的压力非常之大。所幸最终,该议案被加拿大国会全票通过。
列国远喜欢一句话:ONE CAN MAKE DIFFERENCE(一个人可以改变历史)。她说,为了让更多人真正了解这段历史,她还将继续努力下去。(马燕 谷岳飞)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