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道思维得 » 考古联想 » 正文

明品生活网:安徽六安战国墓南墓陶头俑“微笑”面世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中安在线作者:窦祖军  作者:Jina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昨日下午,备受关注的六安战国墓南墓外藏室文物提取工作正式开始,面带“微笑”的陶头木身俑、带剑函的铜剑、包有绢的菱纹镜等珍贵文物走出深埋两千多年的墓室,与世人见面。

文物提取工作从昨日下午2时许开始,在近两个小时内,工作人员先后提取了耳杯、胄片、陶俑头、木俑身、铜罍、铜匜、剑函、铜剑等数十件珍贵文物。记者注意到,出土的9个陶头木身俑个个表情丰富,似乎在向观赏者透露着某种神秘的“微笑”。

记者还发现,木俑的陶头后还有几个小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李德文教授介绍,这是用来安装发髻的。他表示,这种俑在安徽可能是首次发现。而同样关注该墓发掘的姚治中教授则认为,这种俑的形制可以看成是从全陶俑到全木俑的过渡,因为陶俑要做坯,还要烧制,制作起来比木俑费事,但陶俑在捏制过程中,可以随意表达面部表情,但木俑做起来就相当难了,所以木俑代替不了。另外,这也是冥器制作过程的需要,比如秦始皇拥有至高无上的威仪,使用的是全陶俑,此墓墓主人的级别比不了王侯,自然不可能使用全陶俑,只能是一种变通的形式。

姚教授还进一步分析了墓主人的身份。他说,那时的皖西是楚国东进的基地,也是防御秦国的战略后方,属于军事重镇,楚国当然会在皖西地区任命一个诸如大夫一类的军事首领,或者是有一定级别的领兵打仗的战将。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