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道思维得 » 考古联想 » 正文

明品生活网:甘肃武威出土罕见陶奔马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西部商报  作者:汀滢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出土的陶奔马  
稀世珍宝铜奔马于二十世纪60年代末在武威横空出世,引起世界瞩目,被确定为中国旅游标志。今年5月15日至5月19日,武威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城区西郊抢救性清理发掘了一座魏晋时期墓葬,出土了一批珍贵文物,其中的一件陶奔马造型与铜奔马非常相似,格外引起考古工作者的高度关注。6月8日,武威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向省内外媒体正式发布了这一重大消息:这次出土的陶奔马,是继铜奔马出土之后,在武威乃至全国又一次重要的考古发现,陶奔马是同类马文物中罕见的艺术珍品。本报记者何学平特约记者姜爱平为您摄影报道古墓现世农民工挖出魏晋时期墓葬
5月15日下午1时左右,武威职业学院一建筑工地上,挖掘机深挖地基,当挖到大约3米多深时,施工人员突然发现挖开的地下裸露出了砖块砌起的墙体。于是,他们赶紧下去观察,没想到竟是一处比较有规模的墓葬。事关重大,他们将情况向有关方面做了报告。随后,武威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张振华副所长带着有关人员赶到现场,经过认真勘察研究后,他们制定了一个细致可行的抢救性清理发掘方案。报请主管领导同意后开始了长达半月的抢救性清理发掘。
昨日上午,记者采访时张振华介绍说,这座墓葬距地表约5米,座西朝东,由照墙、墓道、甬道、前室、双后室组成。其中照墙、墓道已被毁。墓门为二层券顶,墓顶呈覆斗式,中间有莲花藻井砖,因渗水严重,图案已模糊不清。右后室长2.01米,宽1.95米,高2.10米,墓顶为拱券式。左后室长2.50米,宽2.01米,高3.10米,墓顶为覆斗式。墓门因被水冲开,整个墓室内沉积约1.3米厚的淤泥。经清理,前后室均有早期被盗迹象,出土器物均为陶器,有罐、灯、仓、井、马、男女俑、陶楼院等器物22件。陶奔马引人注目抢救性清理发现罕见陶奔马
而最为引人注目的是清理发掘出的一匹长58.5厘米,高42厘米的陶奔马,其为泥质灰陶。由马身、四腿及足踩的飞燕分别雕塑烧制后组装为一体。马作奔跑状,头微左偏,顶饰雄胜,双耳耸立,双目为阴刻,圆睁。鼻孔奋张,作张口嘶鸣状。马的躯干、前胸和后臀浑厚,造型朴拙,形体稳健。马背饰鞍,长尾飘举,三足腾空,右后足踏一展翅飞翔的飞燕。飞燕双目突出,展翅回首。双翅微翘,伸展的燕尾平铺于地,恰好稳稳地支撑住凌空飞驰的马身。陶奔马造型虽比不上铜奔马精美,但构思却与铜奔马有异曲同工之妙。珍贵史学资料为研究铜奔马提供实物资料
张副所长还介绍,这件陶奔马与雷台汉墓出土的铜奔马以其写实的风格,将凌空飞腾的骏马与展翅飞翔的燕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塑造出一匹“天马”形象,这说明当时借助飞禽来塑造快马形象的艺术风格已在凉州乃至河西地区广为流行。武威铜奔马的出土,曾引起史学界很多争议,特别是对它的命名和时代争议很大。因此,该墓葬及其文物的发现对我们研究铜奔马的命名、时代以及魏晋时期的葬俗、社会经济、雕塑艺术等方面都具有很高的价值和重要意义。
同时,从这座魏晋墓的构造规模,以及出土的陶牛车、陶楼院等丰厚的陪葬品来看,此墓主人应为魏晋时期武威境内的豪强地主或河西大姓。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