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道思维得 » 文说文话 » 正文

明品生活网:"两会"热议:孝道式微 重倡"五常"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人民网  作者:Jina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编辑点题】2006年“两会”已经拉开了帷幕。文化体制改革、文化遗产保护等话题更是成为代表、委员提案和议案关注的焦点。这期的文化眼整理了代表委员们关注的三个热点话题:公民道德建设、文化遗产保护和文化市场。这些问题早已经是老生常谈了,可很难得到解决,足见其艰难。大概,只有反复不断的被提及,得到更多人的关注和重视,才有改善的希望。 
热点一:培育公民素质 

  ●上海电视台叶惠贤委员 
  社会公德的核心问题是文明礼仪,即人际往来互相尊重的方式。这几年,在电视台拍节目,经常看到有些年轻演员在后台不主动给老演员让座,就是缺了礼仪这一课。距离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2010年上海世博会只有三五年的时间,每个公民都有责任想一想:我们该以什么样的素质展示在世界面前?叶惠贤说,应当充分利用马路、车站、户外广告等公共空间,发布宣传海报、播放公益广告、增设礼仪标识,让人随处受提醒受教育,养成良好的礼仪习惯。
  ●李汉秋委员 
  现阶段我国道德价值观混乱,人们过分追求利益,过分追求极端个人自由。课堂上讲大公无私,课下买东西就受骗,特别是青年人不知道该怎么办。传统美德的代表概念不必多,要简明扼要。“仁义礼智信”就比较合适。弘扬以“仁义礼智信”为内容的传统美德,可以对市场经济所诱发的如过分重利等观念和风气,起到某种调节和抑止作用。 
  ●钢琴演奏家刘诗昆委员 
  教育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特别是美育教育更应该加强,因为美育教育至关重要,是提高全民族素质的重要环节。一个民族文化素质、文明程度的提高离不开美育教育的加强。近年来,国家开始重视素质教育和美育教育,强调美育对学生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钢琴热”的现象说明全民开始注重美育、注重提高文化艺术修养了,是一个可喜的现象。
  ● 黑龙江省人大代表翟玉和 
  从2005年11月初至12月底,历时50天,我踏访了全国31个省区,行程5万多公里,走访了万余名农村老人。通过调查我发现,农村的孝道问题非常严重,小的方面是一个家庭,大的方面影响到国家和民族的凝聚力。我现在最着急的问题是报告如何能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并采取相应的措施,逐渐重塑传统孝道。“年轻享福不算福,年老享福才是福;年轻受贫不算贫,年老受贫贫死人”。建议国家相关部门在编写教材时适量增加这方面的内容,而且要形象、生动、感人,让孩子和学生们通晓孝的含义,明白孝的标准,知道怎样去尽孝,把孝道作为中小学德育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热点二:文化遗产保护 
  
  ●田爱习委员 
  出现强化洋节文化,弱化中华传统节日文化的原因:一是当代年轻人对我国传统节日的历史沿革、特点及其社会意义不够了解,缺乏认同感;二是我国传统节日文化创新不够,内容陈旧,形式单调,缺乏文化内涵,对年轻人没有吸引力;三是年轻人好奇心强,赶时髦,爱模仿,盲目追求西方文化;四是西方节日文化人情味浓,个性化强,对年轻人有吸引力;五是各级对节日文化宣传教育引导不够。 
  要认真处理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华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关系。既要看到西方文化进入中国的必然性,又要研究西方文化冲击和伤害中华文化的应对措施。要将西方节日文化中的文明的、适合中国国情、有利于青少年身心健康的东西充实到我国节日文化中,同时也要将不断发展的中华节日文化推向世界。>>> 
  ●经济日报社常务副总编辑罗开富委员 
  去年农历小年英国伦敦数以百计的中国灯笼照亮了苏豪区的闹市、美国纽约州将大年初一定为法定节假日并率先实行鞭炮“禁改限”、法国巴黎为迎春狮子点睛贺春节、澳大利亚悉尼每年举办的中国新年庆典活动、墨尔本制作了世界最长的巨龙在市内游行、巴西学中国人倒贴“福”字以求好运。中国的春节应该趁此机会向世界推广,让中国年更加国际化。我建议对年文化、春节的精神内涵进行挖掘、整理、包装,使之成为一个世界文化品牌,共同推动世界文明的发展。
  ●张国良委员 
  面对越来越多年轻人热衷于过洋节而冷落中华传统节日的严峻现实,以及韩国成功地将端午节申报为世界文化遗产所敲响的警钟,我们不得不第三次提议增设清明中秋为法定假期。将清明中秋增设为法定假期是基于四个“有利于:首先,有利于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其次,有利于扶持中华民俗文化。三是有利于增强海内外炎黄子孙的民族凝聚力。最后,这还有利于将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申报为世界文化遗产。
  ●冯骥才委员 
  古村落是中华文化的箱底儿。中国目前有2800多个县,19000多个镇,有几十万个村庄。相对地说,特色比较鲜明、保留比较完好、历史的记忆比较深厚、民俗和民间文化遗产比较丰富的村落至少有几千个。由于年轻人到城里打工,很多古村落人去楼空。加之开发商对古镇、乡村的不合理开发,古村落内在的、沉甸甸的历史文化积淀在被抽空。 
  所谓‘五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广大农村至今保持着极其丰富的历史记忆和根脉。中华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基本在农村,文化的多样性也基本通过农村体现出来。它是我们民族最重要的精神文化财富之一,是民族历史和精神情感之根。
  ●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专家委员会副主任资华筠委员 
  相比较于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因其呈现方式、传承手段的多样性、复杂性、动态性,面临更多的问题和困难。如今形势喜人然而又催人逼人,更需呼唤立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界定、价值判断、保护政策、科学方法以及政府的职能、义务等以立法的形式加以规范和实施,以唤起全民的文化保护意识。>>> 热点三:文化产品与文化市场 
  在时下的文化演出市场,一方面精彩的文艺演出较少,人民群众普遍“叫渴”;另一方面国家花费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创作的文艺作品在得奖之后,却神秘地从观众眼皮底下“消失”,舞台难见踪影。在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上,许多文艺界委员认为,目前一些文艺创作部门的创作思想还停留“在全国获奖”上,对如何将文艺作品推向市场服务群众思考不多,这种“贴近得奖”而拒绝市场的思想观念,造成了数以千计获奖作品神秘“失踪”。有人曾对这种“贴近得奖”的文艺作品戏称为“三场戏”,即:彩排一场,评奖时为评委演出一场,得奖后为领导表演一场。 
  ●王兴东委员 
  这些得奖作品大都有这样一个特点:“政府是投资主体、领导是基本观众、得奖是根本目的、仓库是最终归宿。”这样的得奖作品根本对市场和观众产生不了任何影响。文艺工作者应把更多精力放到创造好作品、创造真正有市场吸引力的精品上去。抬头面向市场,俯身服务观众,这是繁荣我国文艺的根本之路。>>> 
  ●瞿世镜委员 
  在北京、上海欣赏一场交响乐或者歌剧,票价相当于教授月工资的1/10,而在欧洲相同等级的音乐会,票价只相当于教授月工资的1%。如果让老百姓勒紧裤腰带才能看一场戏,怎能弘扬先进文化?>>> 
  在时下的文化演出市场,一方面精彩的文艺演出较少,人民群众普遍“叫渴”;另一方面国家花费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创作的文艺作品在得奖之后,却神秘地从观众眼皮底下“消失”,舞台难见踪影。在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上,许多文艺界委员认为,目前一些文艺创作部门的创作思想还停留“在全国获奖”上,对如何将文艺作品推向市场服务群众思考不多,这种“贴近得奖”而拒绝市场的思想观念,造成了数以千计获奖作品神秘“失踪”。有人曾对这种“贴近得奖”的文艺作品戏称为“三场戏”,即:彩排一场,评奖时为评委演出一场,得奖后为领导表演一场。 
  ●张抗抗委员 
  只有严格保护知识产权,才能激励创新。目前我国的图书市场、文化市场,已经成为复制品和赝品的天堂,怎么还会有“创新”者的乐园?如果说,不经过艰苦的创作性的劳动,就可以轻易得到暴利,还有多少人能够保持“创新”的热情?如果说,政府不能创造出有利于“创新”的社会环境,确实维护“创新”者和“创新”事物的利益,“创新”就仅仅只是自欺欺人的口号,是我们的幻觉和愿望而已。 
  要建立文化产业的“创新体系”,主要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首先要警惕浮夸、作秀、猎奇之风,倡导严谨、踏实的学风。“创新”不是制造泡沫、不是引领风潮、不仅仅是吸引眼球;而是严肃的独立思考的成果、是有创见性的发现。文化艺术作品形式和内容的创新,来自于扎扎实实的生活实践和体验。 
  2、将反腐败与反盗版紧密有机结合起来,将反盗版与反对地方保护主义结合起来。各地各级政府的有关部门,应当建立对于原创文化艺术作品支持力度的考核指标。不得与地下印刷厂、不法书商、盗版书摊、伪书假货的制造商相勾结,一旦发行政府官员违规违法,当以渎职罪论处。 
  3、全力保护具有原创性作品的知识产权,建立对原创性作品的高额奖励机制。使得那些内容和形式均具有“创新”精神的作品,在健全的文化市场运作中,得到爱护和传播。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