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人际社交 » 活动社交 » 正文

明品生活网:透视"国学热":喧嚣背后呼唤理性发展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新华网  作者:汀滢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汉服、诵经、孟母堂、私塾、于丹、祭孔……。近几年来,随着这些词通过媒体在社会上的广泛传播,人们总能在不经意间感受到"国学"的冲击。而当人们正庆幸国学终于从书斋走近大众的时候,一些类似"天价国学班"之类的浮躁之风也悄然而至。对此,有关专家呼吁,应正确看待当前社会的"国学热"。抛开喧嚣,国学正期待理性发展。

"国学热"热到几许?

中国当代儒学网管理发展委员会理事长、山西省当代儒学研究会常务副会长柳河东近一段时间来很忙。9月底,他们在太原举办了隆重的祭孔大典和儒学大厦揭牌仪式;随后他应邀去山东省参加了祭亚圣孟子活动、出席了曲阜市"圣城礼乐文化促进会成立大会"和"现代礼乐教化"为主题的尼山会讲,去香港参加了全球祭孔大典;回到内地后,柳河东又在陕西眉县和山西永济参加了两个有关传统文化的国际学术研讨会。
柳河东说:"这趟出去我拜访了很多国学名家,受益匪浅。一个最大的感受是以儒学为核心的国学的发展前景一片光明,让我们很受鼓舞。"  成立于2005年年底的山西省当代儒学研究会是我国现有的5家省级儒学会之一。柳河东说:"我们成立学会的宗旨就是学习、研究、实践和弘扬民族传统优秀文化。"  山西省当代儒学研究会成立不到两年已是成绩斐然。学会主办有国学大讲堂、儒学沙龙、中国当代儒学网站及经典早教中心、养正学堂、幼荷书院等中华经典儿童诵读教育基地,同时还举办了三届孔子诞辰纪念活动等。柳河东介绍说,这些活动引起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 除了当代儒学研究会,山西省还成立了孔子文化研究会等国学组织。在这些力量的推动下,国学在该省的一些城市里逐渐由书斋走向了民间。太原市万柏林区和平社区经过几年努力,开办了国学文化一条街以及国学礼仪特色班,在社区民众中间宣扬国学知识。一些经典诵读班活跃在太原文庙等地,并吸引着众多的儿童和家长前来参与。  事实上,近几年来,国内其他省份和城市同样掀起了类似的国学热潮。柳河东介绍说,目前,全国孔子学会仅省一级的就有二十几家,还有其他众多研究国学的组织和网站。一些高校和研究机构也都加大了对国学等传统文化的研究力度。  专家介绍说,国学在我国从2000年开始逐渐热起来,2004年以后达到高潮,并呈越来越热的趋势。尤其是2005年至今,媒体与教育界联手,开办了以百家讲坛为代表的节目(栏目),出现了易中天、于丹等国学学术明星。柳河东说:"不管社会对这种联合现象有何种争执,但他们至少吸引了大众对国学的注意,在客观上也促进了国学的大众化和普及。"  当前,媒体上层出不穷的有关汉服、诵经、孟母堂、私塾等报道不仅是国学热的重要表现,同时还成为国学热潮的重要推力。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与新浪新闻中心今年联合实施的一份调查显示,有48.2%的受访者表示对国学"很感兴趣",而了解国学的渠道最主要的有三条:读古文经典(56.1%)、读关于国学的通俗书籍(44.1%)、看电视讲座(31.6%);44%的人认为我们的社会需要明星学者。  柳河东说,当前社会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经济的多元化带动了政治、文化、教育等诸多领域的多元化。在这一过程中,经济、教育等领域出现了文化缺失现象,人们也很茫然。从这个意义上说,国学复兴,出现国学热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因为国学复兴是民族文化复兴的一种表现,它虽然不能包治百病,但至少是解决当前许多社会问题的有力武器之一。  国学热尚需客观看待  悄然中兴起的国学热潮迎合了大众的需求,释放了传统文化潜力,得到了公众和专家的认可,但一些专家同样担心国学热过程中出现的"头脑发热"。 山西省当代儒学研究会研究员、山西省社会科学院哲学所所长高专诚说:"这种头脑发热的状况已经显现出来。"他认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以不严肃的甚至调侃的态度对待国学。继前几年戏说历史之后,现在又出现了戏说学术、戏说圣贤的倾向。二是打着通俗和普及的招牌,使浅薄的释读和解说极其盛行。由于时代、文字和思想的隔阂,国学中的许多内容要想让广大的普通读者所理解和接受,通俗化和普及性的工作必须要做,而且要越做越好,越做越精。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媚俗化和低级趣味的倾向也会抬头。  事实上,在国学的传播过程中,一些趋名逐利的现象已经出现。如媒体热炒的一些大学开办的天价国学班等等。  中国思想史学家张岂之教授曾在《人民日报》上撰文称,当前的国学热潮一定程度上可以看成是民族文化意识觉醒的体现。在国学复兴过程中要多做些踏实的工作,少一些喧嚣和浮躁。  张岂之认为,在当前的传统文化普及工作中,一些人利用多种现代的传播手段,包括影视、网络等,对国学的传播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一味跟风学样,国学很可能会沦为一种文化快餐。事实上,对国学的过度娱乐化解读已经表现出了弊端。严谨的考证成了书面的文字游戏,趣味化开始剑走偏锋,以致走火入魔,这种倾向值得警惕。  柳河东认为,当前的国学热既有正面影响,也有负面影响,总体看正面影响大于负面影响,应当客观看待。他说,当前的国学热有利于国学的研究、探索、弘扬和普及,同样有利于专家学者走出书斋,使深奥艰涩的理论变成现实的生产力。但与此同时,它也为一些组织和个人提供了借机敛财的机会,给国学推广蒙上阴影。此外,国学的过于媚俗也不利于其长远发展。  柳河东说:"国学热也应该有一个度,过热容易造成盲目崇拜;热得快,冷得也快!"  国学呼唤理性发展  专家认为,抛开平日的喧嚣和浮躁,国学正呼唤着理性发展。  首先要搞清楚国学的价值,明确国学的学术方向。柳河东说,在学术上要有理性严谨的方向,要从哲学的高度研究国学;同时专家要谦虚,不应文人相轻、各自为战,应当构建大的地方性学术派别,营造有序的百家争鸣秩序。高专诚则认为,国学的普及和回归要以专业性的研究为基础和核心,以内容的准确性为前提,因此不能放弃国学的专门研究,更不能轻视传统的研究方法和"坐冷板凳"的精神。 其次,柳河东认为,在具体的国学推广过程中,要适合我国现阶段的国情、大众的接受能力和方式。同时必须有适当的人和适当的组织去做国学的研究推广,充分发挥专家、民间社团、网站等各方力量的特长。  第三,社会应当以宽容的心态支持国学推广过程中出现的微利的商业化运作和形式化的推广方式。柳河东说:"必要的商业化、形式化运作在现阶段是必需的。在这个特殊时段,需要一些矫枉过正的手段。"  最后,政府应当对国学推广机构给予一定的经济和社会资源上的支持,同时要对起其进行有意识的理性引导。专家、学者、媒体等社会资源也应当对国学加大支持和正面引导力度,少些批判,多些喝彩,为国学理性发展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