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道思维得 » 嘻嘻熙熙 » 正文

明品生活网:于丹谈传统文化:牛排大餐有时候不如碗面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文新传媒-文汇报  作者:汀滢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电视频道越来越多,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生活文化资源看似丰富,但是展现在荧屏时,却觉得不是少了点味道,就是多了些腥腻。电视节目如何做好娱乐又不失掉文化品位?昨天,参加上海中国教育电视协会2007年年会的专家们给出了各自的答案。而来自拥有“娱乐口碑”的湖南电视台的副台长梁瑞平和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于丹两位专家的观点更引起了与会者的共鸣。

创造力是娱乐节目核心

“快乐大本营”、“超女”、“快男”,和湖南卫视联系在一起的电视节目,似乎总是唱唱跳跳热热闹闹。而事实上,说起娱乐,湖南电视台副台长梁瑞平却并不轻松:“我们很清楚,这些节目只有3到5年的生命周期。”当2005年“超女”热潮正劲的时候,湖南卫视的娱乐掌门人却关起门来开了7天的会,为如何挖掘电视娱乐资源犯愁。

“电视娱乐节目很多都是复制国外的成功模式。但是模式可以复制,其中的核心部分的创造力却是难以复制的。”梁瑞平坦言,照搬照抄的电视节目太多,成功的寥寥无几。没有自己的文化创造力,脱离本土百姓的情感,往往会导致节目走向另一个极端。“‘恶俗’的节目遭遇禁令是件好事。节目的核心内容、市场价值是什么?这是电视节目特别是做娱乐节目的关键。”尽管电视节目面向市场最关键的考核往往是收视率和盈利,但是梁瑞平表示,市场和文化好比金字塔的基础和塔尖,少了谁都不行。

传统文化需要现代载体

与娱乐节目缺少文化创造力不同,热闹荧屏的传统文化节目往往遭遇“浓度太高不好吸收”的尴尬。通过央视“百家讲坛”走红的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于丹直言不讳,除了讲座,我们需要更多的文化节目。“电视是大众文化,要做好传播就要了解‘俗文化’。别以为经典是高高在上的,传统文化曲高和寡,经典和传统文化不仅是素材,更应该是电视节目制作播出的一种理念。”

在于丹看来,电视的教化、提升作用都建立在观众自愿接受的基础之上。“《论语》说对父母不能悖逆,现在很多孩子和老人之间的问题就出在价值体系不同上。有的子女非要请父母吃牛排、吃大餐,可是人家老头儿就喜欢蹲在墙根吃碗面。”于丹坦言,这就像经典中提出的“父子关系”一样,媒体存在忽视观众需要的问题,一讲文化就是阳春白雪,游离于生活之外,高山仰止。传统文化需要现代载体,有时候牛排大餐不如一碗面,节目首先要做到让观众喜闻乐见。

“我们要多策划一些身边人身边事的节目。”于丹说,电视人应该考虑如何拆分稀释经典,用以关照现实生活中的普通人。“《感动中国》节目以往都是黄继光、邱少云式的英雄模范,现在悄然多了孝敬全村老人的农村妇女。这种转变让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更温暖,事实上与传统‘仁’的概念不谋而合,‘仁’就是两人之间的和谐态度和良好情感。”(记者 王磊)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