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人际社交 » 焦点大观园 » 正文

明品生活网:文学界人士追忆柏杨 用"风骨"一词概括生平种种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楚天都市报  作者:汀滢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柏杨,一个曾促使中国人自省的老人走了。追忆起他的生平种种,作家和文学评论家们均有万千感慨。在采访中,他们用同一个词来概括柏杨:“风骨”。   邓一光:他有种不宽恕一切的姿态   作家邓一光得知柏杨去世的消息,怔了一下,感觉他的思维瞬间被打乱,过了几秒后才回过神来:“吃惊、遗憾!”     邓一光说,柏杨的文风像美国作家马克·吐温,在幽默中锋芒毕露,“我在二三十岁时读柏杨,在他身上读到了中国传统文人的幽默感,五四之后的作家大多很严肃,关注民族存亡等重大主题,缺乏那种嬉笑怒骂的风采。”   邓一光拿同是台湾作家的龙应台比较,认为柏杨有种不宽恕一切的姿态。他说,龙应台笔走中西,对于国民性,既有尖锐的思考,又常常带着包容心去打量,柏杨截然相反,他以很强的精神力量批判国民的性格、文化弊病,毫不宽恕任何瑕疵,这让他有了鲁迅的影子,“说他是台湾的鲁迅毫不为过”。“我们失去了柏杨,实在是很遗憾的事情,我觉得,民族文化中应该有几个这样的人存在。”邓一光觉得,当代思想和文学变成了一碗“温吞水”,缺少风骨与锋芒,如果说五四时代过后鲁迅的去世,思想星空依然有可能繁星闪烁的话,那么柏杨的远去,则有一片天空真正地黯淡了。   古远清:东湖里,有他青春激荡的时光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古远清是港台文学专家,研究柏杨已有十几年时间。昨日,他在海峡此岸遥送柏杨远去,并对本报记者说,一个有风骨的文人走了。   1997年,作为台湾文学研究者,古远清应邀赴台,和柏杨有过交流。得知他来自武汉,柏杨欣然回忆起武汉——抗战期间,蒋介石在武汉珞珈山脚组织军官训练团,柏杨曾受训其中。他在回忆录中常常写到珞珈山,写到在东湖里游泳,那是他一段青春激荡的时光。   古远清说,柏杨极反台独,当时台湾高校要在中文系、英文系之外,搞以台独为实质的“台湾文学系”,他站出来反对,说台湾连文学史都没有,搞什么文学系!“《丑陋的中国人》里面沉浸着柏杨对国人的爱,他是恨铁不成钢,爱到极点才这样说。”古远清说,这一点上,柏杨像鲁迅,都有“硬骨头精神”。“柏杨在弥留之际,把自己大部分的书稿、文物捐给了北京的中国现代文学馆,台湾当局知道后要挽留,被柏杨拒绝了,他觉得这些资料在大陆他更放心,这是他的心愿。”   於可训:我曾无法接受柏杨   武汉大学博导於可训说,柏杨言辞激烈,语思敏捷,充满反叛精神,这种有风骨的文化人如今已经少见。“提起台湾文人,很容易把李敖和柏杨比较,李敖比柏杨尖锐,但柏杨积淀更深厚。”   上世纪80年代,和大部分读者一样,於可训读到了那本《丑陋的中国人》,“这本书当时掀起轩然大波,在那个时代,包括我在内,我们的思想还是很保守的,还没有从历史文化的角度去反思中国人,柏杨当时有些观点我就不能接受,我们哪里有那么‘丑陋’呢?”   多读几遍之后,於可训开始理解他:“像柏杨、李敖这样的知识分子,在过去的一个世纪中历尽磨难和沧桑,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到见解,对于国民性的批判有着充分的学理根据,柏杨之死确实是重大损失,他带来的空缺后人恐怕很难填补,就像一件珍世古玩,打碎了就再难复原。”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