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道思维得 » 文说文话 » 正文

明品生活网:焦虑时代还要靠自我拯救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网络  作者:秋痕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曾经作为一句励志语影响了几代人。在改革开放初期,这句著名的“口号”因为在观念上的新颖和大胆而强力冲击了中国人自古以来“老婆孩子热炕头”的幸福观,此后的中国人在加速中奔忙,就目前看来,这种“忙”似乎是无休止的。于是有人开始说,我们都在疲于奔命。 
  最近的一项社会调查(1707人参与)显示,84.0%的受访者确信自己生活在一个“加急时代”,而明确反对这一说法的只有8.3%。人们普遍认为中国进入一种非同寻常的高速运转阶段。拿来佐证的包括“GDP在以每年两位数的增幅一路走高,城市建设屡创速度奇迹,火车一次次地加速,每个人也似乎在这样一种状态下无休止地奔忙”。
  近些年来,随着人们对速度和效率的追求,一个个疲于奔命的身影,隐藏着人们内心深处的生存焦虑。在当今中国的各大城市,人们的焦虑感强烈而普遍存在。在这种普世的焦虑中,人们说“我失去的幸福感,因为社会环境让我总是感到自己在疲于奔命”。
  每个人似乎都在疲于奔命,原因却是各异的,他们也会说一些理由,比如工作压力的问题。他们还会提出种种假设:如果我们都能现在身处一个可以公平获取财富的社会,我们有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或许,就不会再有人为之焦虑、上火。
  真的是这样吗?
  二十年前的中国人,一定不会把自己和“过劳死”一类的词联系在一起,但二十年后的今天,“过劳模”却进入人们的视野:平均每天工作10个小时以上,基本没有休息日,睡眠不足、三餐不定……他们的工作强度可能比“劳模”有过之而无不及。北京师范大学曾对北京、上海等四大城市做过相关调查,结果表明,七成白领都可以划到“过劳模”的范围里。
  活跃在各行各业的人们的日子越来越不好过。在薪水待遇升高的同时,其承受的压力也不断加大,于是人们用千奇百怪的方法来缓解工作压力。周末“哭泣”,扮农妇吵架,“成人儿童节”狂欢……层出不穷。
  改革开放释放了全社会被压抑已久的潜在生机与活力,生活的高速运转必然导致人们心理节奏的嬗变。社会阶层的分化加剧了人们的心理失衡。伴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生活的不断变化,人们的社会地位、经济利益发生了分化,新的利益格局让一些人手足无措,速度、效率、价值、幸福……在无止境的追求中,焦虑就成为了必然。
  从追求物质开始,人们舍弃了那种慢节奏的,物资贫乏的生活;在物质生活可以用“丰富”来形容的时候,人们开始审视自己的生活。回头看一眼的人越来越多,对于快速,人们认为更像它是疲于奔命。焦躁的人们明显感觉到了生活品质下降,浮躁,踏实不下来,精神高度紧张。但焦躁归焦躁,却很少有人觉得自己能够去做些什么,他们更习惯于将所有影响生活的问题都归结到社会,归结到大环境。
  整个时代在加速,这必然会影响到每个人,我们不可能期待整个社会把速度放慢或者倒退回二十年前。如果紧张焦虑的“加急”是为了幸福,那个人有意识地放慢、缓冲个人生活的节奏,抛掉那些纯本能的紧张,都将是有益的。只要你愿意,随时都可以做到。关键就在于你是否能放下心理上“紧箍咒”。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