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人际社交 » 访谈大观园 » 正文

明品生活网:草原之子玛拉沁夫(2)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中国文化网  作者:Jina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1956年玛拉沁夫创作的长篇小说《在茫茫的草原上》(后来更名为《茫茫的草原》)上部出版。这部小说深刻地反映了内蒙古察哈尔草原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之下,在内蒙古自治运动和解放战争初期进行的尖锐复杂的斗争。小说里鲜明塑造了一系列具有独特生活道路和个性的人物,浓郁的民族特色和抒情笔调构成了鲜明的艺术特色。《茫茫的草原》成为新中国第一部反映蒙古族人民斗争生活的长篇小说,曾经获得内蒙古自治区成立十周年文学一等奖。此后,玛拉沁夫还先后创作出版了短篇小说集《春的喜歌》和《花的草原》、中篇小说《第一道曙光》、《玛拉沁夫小说散文选》等。同时,玛拉沁夫也从事散文与电影文学创作,散文集主要有《远方集》。玛拉沁夫创作的一些短篇小说和散文还被选入中小学生的语文课本。  
“文坛千里马”
玛拉沁夫1930年出生于卓索图盟土默特旗黑城子村。现在黑城子村属于辽宁省阜新蒙古族自治县。玛拉沁夫的少年时代是在内蒙古科尔沁大草原上度过的,他青少年时期曾经在开鲁读书,所以玛拉沁夫一直把科尔沁大草原看成他的第二故乡。1945年冬天年仅15岁的玛拉沁夫参加了八路军,从此这位蒙古族少年跟随着解放大军战斗和生活在科尔沁草原上。由于玛拉沁夫爱好文学和写作,之后来到文工团从事宣传和创作。这些经历,为玛拉沁夫后来的文学创作积累了丰富素材。
玛拉沁夫还担任过内蒙古的基层领导干部。深厚的生活积累为玛拉沁夫以后的文学创作打下了基础。玛拉沁夫回忆说:“我从1946年开始搞创作,当时对创作非常着迷,想方设法找书看,找到什么书看什么书,只要是汉文书就看。看书主要是为了学汉文。而学文学本身也就是学汉文的过程,学汉文的过程也是学了文学。这段学习大概有5年时间。” 
1951年,21岁的玛拉沁夫作为一名年轻的工作组成员,来到了通辽市科左后旗做群众工作,他得知青年妇女塔姆赤手空拳同一名越狱逃犯展开英勇搏斗的真实故事,就以塔姆的形象为主人公,经过反复加工,创作出知名短篇小说《科尔沁草原的人们》,发表在《人民文学》首篇。一时间,这篇民族题材小说在社会上引起了巨大轰动,受到了各族各界读者的广泛喜爱,并且得到了文艺界的重视和赞赏。1952年玛拉沁夫与人合作将小说《草原上的人们》改编成电影文学剧本。后来拍成的黑白故事影片《草原上的人们》,荣获了文化部颁发的故事片奖。 

1952年秋玛拉沁夫进入中央文学研究所学习,得到了当时文艺界老前辈丁玲、艾青、田间、赵树理、康濯等一些著名作家的热心指导和悉心帮助。特别是时任中央文学研究所所长的丁玲亲自担任他的辅导员,为玛拉沁夫以后的文学创作夯实基础。1954年玛拉沁夫加入了中国作家协会,成为新中国第一批少数民族作家会员。茅盾在《花的草原》序中曾赞扬说:“玛拉沁夫的作品好处就在它们都是从生活出发,玛拉沁夫作品的民族情调和地方色彩是浓郁而鲜艳的,写草原风光,笔墨轻灵而明丽……”玛拉沁夫的一些文学作品已经被译成了英、俄、日、法和世界语等多种文字。文学界老前辈老舍对玛拉沁夫格外赏识,他有诗称玛拉沁夫:“文坛千里马,慷慨创奇文。农牧同欣赏,山河丽彩云。” 
确实,玛拉沁夫的创作生命是属于大草原的。1963年玛拉沁夫再一次来通辽深入生活,而且写出了报告文学《绿荫深处》、《奴隶村见闻》和《日出》。玛拉沁夫到北京后十分关心通辽地区的文学创作,很想为故乡做一点贡献,希望前来通辽建立一个文学创作的生活基地。这样就有机会能够扶持文学创作队伍并且深入生活了。对此,玛拉沁夫认为:“如果一部文学作品真的能够融入时代主流,并且具有一定的艺术感染力的话,那么你的作品就一定会有人看的。关键是作家们怎样调整自己,使自己适应于这个社会,适应当今的读者,而不是让社会和读者去适应你。所以一直我认为,要改变纯文学作品不景气的现状,其根本途径就是提高作家自身的时代应变能力,改变观念,才能够写出人民群众真正喜闻乐见的艺术作品来。”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