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人际社交 » 会议社交 » 正文

明品生活网:贾雨村的另一面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中国国学网  作者:Jina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从整部《红楼梦》来看,贾雨村无疑是个“坏人”:做官是个贪官,婪索无度,鱼肉百姓,徇情枉法,草菅人命;做人是个小人,趋炎附势,恩将仇报,心狠手辣,反复无常。

    但是,如果我们对贾雨村的历史进行全面考察的话,应该承认,贾雨村曾经是个好教师。

    第2回讲到,中了进士做了县太爷的贾雨村,由于尚不十分通晓官场潜规则,不到一年,便被上司参了一本,丢了乌纱帽。此后,贾雨村便“将历年所积的宦囊,并家属人等,送至原籍安顿妥当了,却自己担风袖月,游览天下胜迹”。也就是说,他暂且做个旅行家,走遍全国各地。

    旅游期间,贾雨村常常发生“盘费不继”的问题,于是,他就随处做家庭教师,解决他的经济困难。从书中看来,他先后做过两次家庭教师。起先,在金陵甄应嘉府上,教甄宝玉;第二年,在维扬盐政林如海家中,教林黛玉。当时,甄宝玉和林黛玉才五六岁,贾雨村充当的只不过是现今幼儿园或者小学阶段的启蒙教师。

    如果纯粹从经济角度来考虑,贾雨村此时没有必要屈尊去做家庭教师,因为贾雨村不是没有钱。可是他却把钱放在家里,这是为什么?当时,金融业已经相当发达,使用银票已经是很方便的事了,贾府、薛家的对外大额买卖就是用银票支付。这样就只有一个解释:贾雨村可能感到未来收入不可确定,家里应该有所积蓄,自己旅游途中可以靠“打工”即做家庭教师来解决问题;或者,他本来就感到做教师很有意思,喜欢做教师。

    由此可见,贾雨村对做家庭教师这一职业,是有充分思想准备的。

    按照当时的常理,只有没考上秀才的童生,由于生活所迫,才会不得已去做幼儿园或者小学教师。可是,贾雨村高中过进士,说来也是个高级知识分子了,还做过七品县太爷,说什么也是堂堂的乡绅,却居然愿意放下架子,乐意去做家庭教师,而且是做幼儿园或者小学的教师——我觉得,这种务实的心态非常不简单!且看当今中国社会,有哪个高级知识分子哪个卸任的官员,愿意去中小学、幼儿园当教师呢?如果大多数人都能像贾雨村那样,在职业选择的时候,能够积极地面对现实,放下包袱,能上能下,随遇而安,我们的社会恐怕会和谐得多。

    贾雨村的教师职业道德也是值得赞扬的。据贾雨村对冷子兴说,甄宝玉“暴虐顽劣,种种异常”,“为他祖母溺爱不明,每因孙辱师责子,我所以辞了馆出来的。”按理,甄应嘉官居金陵省体仁院总裁,发给家庭教师的工资肯定不会少;祖母又无比溺爱甄宝玉,家庭教师的责任就更轻松了。只要贾雨村顺着甄宝玉的祖母去做,对甄宝玉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那么,就不但可以避免“每因孙辱师”的闹剧,而且更可以乐得清闲,得到优厚的待遇。可是,贾雨村宁可失业,也要恪守师德之道,干脆炒了甄家的“鱿鱼”。此时的贾雨村跟后来为了升官发财而对上司曲意逢迎、不惜徇私枉法的贾雨村相比,真有霄壤之别!

    贾雨村教书平时不旷课,工作态度也是很认真的,只有当学生因事因病无法上课时才出外活动。贾雨村在扬州郊外偶遇冷子兴这天,就是因为林黛玉“旧病复发,有好些时不曾上学。雨村闲居无聊,每当风日晴和,饭后便出来闲步”。

    从效果来看,贾雨村的教育质量也是不错的。贾雨村在林府教了“一载有余”,后来林黛玉住进了外婆家。此后,林黛玉就“失学在家”,靠的是“自学成才”。林黛玉在金陵十二钗中,诗做得最好,最有灵气,究其原因,固然跟林黛玉个人的天分和努力分不开,但是,谁也不会否认,贾雨村的启蒙教育起到了关键性、决定性的作用!且不说贾雨村攻读了“进士出身”的学历,最重要的是有真才实学:在葫芦庙时写诗(如七绝、五律还有楹联等)就写得不错(不像贾代儒那样只会背诵四书五经的教条);跟冷子兴高谈阔论“天地生人”,汪洋恣肆,自成体系,可见他不受儒家教条之束缚,大有“致知格物之功,悟道参玄之力”。能够受到有如此才学教师的耳濡目染、熏陶浸染,这就难怪内心灵秀的林黛玉后来成为大观园中最拔尖的诗才。

    我们还可以由此猜测到,贾雨村可能对教材进行了大胆的改革。传统的启蒙教材,除了四书五经之外,不外乎就是《三字经》、《幼学琼林》,再加上女孩子的专用教材《列女传》、《女四书》等等(如贾代儒教授的那样)。可是,贾雨村却可能用了大量的时间教授老杜、李青莲、陶潜、王右丞以及阮籍、庾信、谢灵运的诗,不然的话,林黛玉的精神世界不会那么富于人文色彩,思想不会那么富于叛逆性,诗词不会做得那么好。

    作为学生家长的林如海,是前科探花,钦点巡盐御史,朝廷从一品大官。他只有一个女儿林黛玉,对贾雨村履行家庭教师的情况自然是十分关注,要求十分严格的,可以想象,要得到他的满意,恐怕是不容易的。可是,林如海对贾雨村的工作相当满意。因为满意,所以,当贾雨村求他走贾府这个“门路”时,他欣然答应:“……向蒙教训之恩,未经酬报,遇此机会,岂有不尽心报之理……”反过来说,如果对贾雨村的教学工作不满意的话,林如海可能不会这样热心。

    如果,贾雨村一直将教师这个职业做下去,也许能够成为一代名师。

    可惜,后来贾雨村在官场“如鱼得水”,越混越黑。这也许跟官场这个“大染缸”有关系,也许是这个“大染缸”极大地激活、诱发、培植了贾雨村人性中邪恶和污浊的部分。

    作者:朱伟杰





 
关键词: 贾雨村 学术动态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